目录
写在前面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理论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成了科学体系
三、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邓小平的政治魄力和人格力量
一、“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
二、独特的气质和个性特征
三、“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二、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的统一是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
第二节 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一、新时期是以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起点的
二、思想路线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
第三节 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一、突破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束缚
二、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
第一节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节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发展道路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三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条件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的形成
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三、对时代主题转换的探索
第二节 关于当代世界主题的完整理论
一、和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两极格局终结后的世界主题
第四章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五章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一、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客观根据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抓住时机,发展经济
第六章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二、改革是一场全面和深刻的革命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 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开放
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我们长期持久的基本国策
三、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第三节 改革与开放互动的辩证关系
一、需要实行两个开放政策
二、改革与开放的相互推动作用
第七章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积极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功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四、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八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
第二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一、民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
二、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三、民主与专政、集中和纪律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构想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第九章 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二、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的可靠保障
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二节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的新发展
一、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坚持
二、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第十章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二、经济发展战略步骤的特点
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能源和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环节
三、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发展的“台阶式”前进
二、把握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三、处理好先富、后富和共富的关系
第十一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战略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三、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第二节 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一、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第十二章 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科技和教育――科教兴国战略
第一节 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技
三、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四、适应经济发展,改革科技体制
第二节 教育是推进现代化的基础
一、发展科技和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依靠教育
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发展战略
第十三章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青年和人才观
第一节 人才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
一、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进行“四有”教育,造就一代新人
一、用共产主义思想和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
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三、培养“四有”新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十四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战略
第一节 把国家利益与安全放在首位
一、处理国际事务的最高准则
二、对待国际局势剧变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三、立足第三世界,不称霸,不当头
四、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
第三节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必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中国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坚定力量
第十五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
第一节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二、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变
结束语
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邓小平与当代社会主义
三、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