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导言、结集、审订、讲习、翻译、编纂、刻印等 7章。在例言中郑氏基于孔子的“文献”之义及马端临《文献通考》对“文献”的解释,指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该书中的“结集”指文献的著录、分类及历代的目录工作,相当于古典目录学,作者认为这是文献学中最重要的事,“故首及之”;“审定”一章以孔子删订六经,刘向、刘歆校理图书和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为例,讨论校雠考订工作;“讲习”一章,论述历代教育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思想;第五章“翻译”分别叙述中国对隋唐以前的印度佛教和明清之际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吸收;第六章“编纂”主要指类书与丛书的编集;最后一章“刻印”,介绍版本学的一些常识。该书原来还有“私家藏书”一章,讨论各地文献发展盛衰之事,后因篇幅太大,以《中国地方藏书小史》为名另行成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第一部命以文献学之专著,颇映时代,分导言、结集、审订、讲习、翻译、编纂、刻印而述,体系与今颇异
评分开山之作,除“讲习”一章超出后世所讲文献学范围外,学科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例言称本书多取材于柳诒徵《中国文化史》,此外则大量引用梁启超,以及章太炎、皮锡瑞、李慈铭、刘师培、叶德辉、任松如等氏。
评分現代文獻學的開山之作,導讀寫的非常好,此書最大的特色就是要從二鄭所處的歷史背景去看待。
评分毛印象都沒有了……
评分文献学学科开创之作,成书于中西冲突之际。非常概要,其中图表做得尤为清晰。对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郑鹤声以此书作出了回答,心怀“考文献而爱旧邦”之愿也兼具世界眼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