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晰度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周师亮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
出版时间:1992-09
价格:1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43170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视
  • 高清
  • 显示技术
  • 数字电视
  • 家庭影院
  • 视频技术
  • 图像处理
  • 电视标准
  • 视听设备
  • 电子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较全面地论述了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过程、现况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对高清晰度

电视技术参数的由来和指标进行了分析。详细地介绍了日、欧、美各国在发展高清晰度电

视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方案及其技术特色,并详细地介绍了高清晰度电视在非广播

领域里的应用及其关键器件,也提出了如何发展我国高清晰度电视的建议。在附录中还扼

要地叙述了高清晰度电视的理论基础即频谱分析、数字取样和编码压缩等基本原理。书中

还附有较丰富的技术数据和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大专院校有关电子专业师生的辅助教材。可供从事电视技术工作的科技人

员及机关、企业领导和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参阅。

作者简介

高级工程师周师亮

男、汉族,1933年生,

江苏省常熟市人。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咨

询服务中心专家组副组

长,北京电视设备厂副总

工程师。

周工1955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无线电系。苏联专

家电视专业研究生。1957

年筹建第一座北京电视台

时的主设计师之一,多次

主持设计电视领域填补空

白产品的工作。60年代以

来,在国内外发表技术论

文廿余篇,科技图书九种。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技术参数
一 扫描行数
二 场频
三 扫描隔行比
四 视频信号最大频带宽度
五 幅型比和屏幕尺寸
第三章 日本的非兼容HDTV系统
一 概述
二 HDTV的信号形成
三 MUSE――用单个频道进行HDTV广播的系统
四 MUSE家族
第四章 MAC制――多工复合模拟分量编码信号方式
一 概述
二 A―MAC制
三 C―MAC制
四 B―MAC制
五 D―MAC制
六 D2―MAC制
七 E―MAC制
八 S―MAC制
第五章 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发展过程
一 概述
二 兼容改良方式的途径
三 欧洲的高清晰度电视计划EUREKA―95(EU―95)
四 日本对改良电视系统的研究
五 英国对改良电视系统的研究
六 德国对改良电视系统的研究
七 采用全数字适应型梳状滤波器的Y/C分离
第六章 美国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过程
一 概述
二 BELL实验室建议
三 CBS建议
四 GLENN建议―HD―NTSC
五 DEL REY集团的建议
六 北美飞利浦建议
七 科学亚特兰大建议
八 NBC建议――ACTV系统
九 数字化HDTV系统
十 DigcipherHDTV制式
第七章 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用关键器件设备
一 高清晰度电视摄像管
二 高清晰度电视固体摄像器件
三 高清晰度摄像设备
四 高清晰度录像设备
五 高清晰度显示设备
第八章 高清晰度电视在非广播领域中的应用
一 电子方式摄制电影
二 电子电影(或称电子剧场)
三 高清晰度记录媒介和显示终端
四 高清晰度可视信息的处理和显示
第九章 我国开展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及展望
一 国际上高清晰电视技术的竞争趋向于多重标准协调共存
二 国内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
三 发展我国高清晰度电视的不同看法
四 一种简易可行的改良电视方案
第十章 结束语
附录一 图像信号的取样原理和频谱分析
一 一维信号的取样
二 二维信号的取样
附录二 数字化图像信号的频带压缩技术
一 差值脉码调制
二 Huffman编码
三 变换编码
四 矢量量化
五 子频带编码
六 正交调制
附录三 CCIR 601号建议书给出的4:2:2数字分量编码标准的技术规范
附录四 SMPTE对美国1125/6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标准的建议
SMPTE 24 0M
附录五 日、欧 美90年代初已投入市场的HDTV产品
附录六 常用视频专业名词(英汉对照)及简释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