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作者以接近不惑的年龄迎来了迟到的青春,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一切都仿佛正在开始,要在哲学的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然而,也是在此期间,在周国平的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
《周国平伤口精选》全书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 小。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 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 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奠定的。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的,也许可以在第三部中找到答案。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 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成熟认识。
都说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 相比王小波的耿直和率性 周国平的文风确实温和细腻了许多 最开始的时候,我甚至以为是一个女性作家的作品 许多文字于我心有戚戚焉 推荐之
评分自从高中语文课本里看到老周的一篇 自我二重奏 看的我是如痴如醉啊!!实在太喜欢 几乎每天都要读几遍 看几番 记得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说 什么是女不读周国平之类的话 说什么女的看了他的文章都会被折服 不得不承认看他的文章是对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印证吧!!!
评分一星期之前读完了这本书,记得一篇写无聊的文章,可惜题目忘记了,写人无聊的时候的心境细腻真实,读玩只觉得自己好笑,原来无聊是那么“无聊”,其实生活可以忙碌,可以悠闲,可以不如愿,可以一帆风顺,但就是不能无聊,切记!~
评分收藏了多年的一本老书,朋友再三推荐。此次春节在家,临行前翻开几篇不,做了读书笔记,心情暖洋洋。他的人生观我不是全部赞同,此次他对孔子品评那篇印象至深。孔子老人家的圣叹。他老人家问诸高徒,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答曰,军事家,外交家,....,只有一个人说,晴好天气...
评分一星期之前读完了这本书,记得一篇写无聊的文章,可惜题目忘记了,写人无聊的时候的心境细腻真实,读玩只觉得自己好笑,原来无聊是那么“无聊”,其实生活可以忙碌,可以悠闲,可以不如愿,可以一帆风顺,但就是不能无聊,切记!~
3.5比较合适……好吧,这书是学校发的
评分初三……
评分最初接触和哲学有关的书...
评分3.5比较合适……好吧,这书是学校发的
评分读这种书真是费时费力,呵呵。读过他的部分篇章,还不错,集子想必也值得一看,于是就读了,还好。《平淡的境界》,心有戚戚。整体上讲,有些乱似的,不够精致,总之算不上极品。当然,本来也没有人这样说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