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社会学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德育社会学
发表于2024-11-24
德育社会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德育社会学》内容简介:我国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处于这一转型期的学校德育,怎样确定它的价值取向,是人们正在探索着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德育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着眼于使教育对象形成经济市场所需要的各种意识、品质与行为,使之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当前德育改革中,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种种品质固然需要,但德育着眼点还应该在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同时,教育,尤其是德育是指向未来的。为此,德育还应包含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德育社会学》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应该看到:包含于市场文化之中的不少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具有道德上的意义。诸如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等等,它们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样也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学校德育应吸收这种文化精神成果,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更具有时代的规定性,也使德育自身更具有时代精神。
然而,是否要把市场文化作为学校道德文化赖以建立的全部基础?是否全部学校道德文化就应当都囊括在市场文化之中呢?回答应当是否定的。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分配资源和收入的机制,是通过交换而实现的,是以经济为其驱动力的,在市场交换的双方都必然各自以他他们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正常的市场行为虽然是一种互利行为,但是这种互利首先还是建立在利己基础上的,一个人或单位不从利己出发就不可能产生市场行为。社会上存在许多“无偿性的行为”,如尽义务、赠予等,都不是为从中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的,因此,它们都不属市场行为。
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具有不同性质。达尔文曾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最适于生存的不是那些在体力上最强的,也不是那些最狡猾的,而是那些学会为群体的福利,无论强者或弱者都联合起来互相援助的动物。可以说,利他性是动物进化、人类产生的根本机制之一,也是人类产生的根源。离开利他的特征也就不存在什么道德 道德并不排除互利、排除利他与利己的统一,但是道德行为中互利是以利他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再者,道德行为并不是以获取行为主体经济利益为其驱动力的,它是受主体的道德良心,以及社会的道德舆论所策动所制约,主体从道德行为中获取的是一种精神满足。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但是市场经济文化却已呈现一种泛化的势态。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人们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理想人生等等都讲得少了。有的甚至认为,这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意识的发展都是相背反的。在一部分学校中,不管教师在讲台上宣扬的是什么道德精神和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德育重要阵地的学校文化、师生关系也已实际上遭受到市场文化的侵袭。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学校的德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其唯一的基础、唯一的取向、唯一的“服务对象”。复杂的社会整体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各具其特有的不同的运行机制。每种运行机制只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对整个社会正常运行来说,它们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把某一种运行机制作为整个社会唯一的运行机制。建国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如以适应于政治领域的运行模式扩大到各个社会领域,搞成政治泛化。今天同样也不能以适用于经济领域的运行机制,不适当地推及到其它一切领域,搞成市场泛化。教育如果只是把人完全化为一种“经济动物”,全部化为一种“商品人格”,那是教育的失误。我们不能把当前道德教育的改革只取向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同时又把这种适应看成仅仅是某些市场所需要的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与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如果走入这样的误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将会出现一种怎样的状况,这是可想而知的。
学校德育还是指向未来的。扫视从古到今的各种不同社会,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会倡导一种社会的道德理想以及理想的道德、人格,理想国、大同世界、自由、平等、博爱、共产主义等,孔夫子、耶稣基督、雷锋等等,尽管这种种理想的道德境界、理想的道德人格,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现象,但是,道德的优越性就在每一历史时期,它总是在命令人去做对很多人来说“不可能的事”。过去,我们往往把历史上存在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不符合都说成是剥削阶级的谎言、欺骗,而对当今社会的这种道德理想的宣扬又一概斥之为道德教育中脱离实际的“假大空”。把道德理想这种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合乎规律的现象都归之为“异化”现象,这也许是当今社会产生道德理想迷惘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一份对被认作是“最讲实利”的青年大学生的调查显示,32.1%的学生认为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应当和必须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60.1%的学生认为“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的人”可以当选为人民代表;92.7%的学生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给人以更多的理解、同情和友爱”,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1%的学生对保护国家钱款与歹徒搏斗而致残的行为表示赞同态度,认为“很可贵”、“很钦佩”、“很高尚”。据统计,在目前已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人员中约有30%是学生,占第一位。这说明,对于一种至善的道德理想的追求,牢牢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引导、弘扬这种理想道德、理想人格应当成为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取向。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不能总是去适应现实,而是要改造、创造现实赖以存在的条件,用以推动现实前进。也许,从某种道德理想的提出,到它的普遍实现的现实条件的成熟,其间有着十分遥远的距离,但这种理想与现实、“应是”和“实是”之间的对比与矛盾却给人指明历史前进的方向,人的自我肯定历史运动的轨迹。道德、道德理想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以理想、以历史的心理积沉形成的人的精神追求形式反映历史,它发挥着其它意识形态、精神现象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正如对大学生调查中所显示的:虽然大多数人普遍承认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伟大,但却又较普遍承认自己难以做到。但我们决不能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而否定道德理想的倡导,以及以崇高的理想人格来培育人的价值。陈晓明博士在《重建道德家园》一文中说过一段话:“文化的构建需要确认金字塔尖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进行。高精尖的东西在文化的建构中能起到引导和召唤的作用,能为民众提供模仿的范本,让我们觉得向那个方位努力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一种文化才能构建起来。只有文化上确认一种权威、一种模范,道德秩序的建立才有根据,道德修养才有根据,道德修养才有依托。”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点精神。学校的道德教育如何去建构这种精神,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思考道德教育的根本取向时必须严肃回答的问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德育社会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