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二战”的历史记述方面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区,即德国军人作为侵略者的战争回顾。作者通过寻访德国老兵及家属,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观察“二战”的视角。书中记载的老兵们在军种上涵盖海陆空三军。类型上包括国防军、党卫军、孩子兵、女兵和抵抗分子,所涉及的一些史实甚至连很多当今的德国青年都不甚了解。本书不仅第一次向读者展示了一代德国老兵的“二战”心路,还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二战”史实,令人读来耳目一新,同时又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朱维毅,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籍贯江苏,长于北京,“老三届”初中生,1980年考取研究生,1988年赴德留学,1992年在柏林工大获博士学位,其后开始了“工——商——文”三级跳,其发表作品多涉及中德间的文化互动。本书即是作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采访许多“二战”老兵,查询大量的“二战”史书、档案和资料,完成此书。
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对于德国兵、德国民众的概念是模糊的,读完此书,终于了解到二战时发生在德国这片土地上不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久久难以怀。
评分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
评分连夜看完,感慨万千,明明沉重,却还笑了几次(比如窝棚架,找到了你也笑笑)。 读后感:1、希特勒另有做为,人气高故能发动战争,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2、原来苏联红军也另有作为,兽行。3、德国必然崛起成为大国且受人尊敬,日本拉倒吧! 副作用:偶想去德国看看。...
评分永远不要信任野蛮的俄国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蒙古人野蛮的基因。 当今世界三足鼎立,虽然中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是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醒,对俄国人的警惕。历史上损人利己,无恶不作的国家非俄国人莫属。为什么欧洲人那么排斥俄国?为什么当今西方世界要制裁俄国? 简单说,...
评分这本书写得不是很好。对老兵的访问,感觉确实如口述历史,没有系统,说到哪是哪,比较松散。但还是存在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史实,和看问题的角度,这是很有意思的。 也不用我多说,第三帝国和天朝,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对此我想起那本更好看的《弯曲的脊梁》。 摘录: -----...
看完了之后心情很沉重。你永远都不知道你被别人灌输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战争是不会有正义不正义之分的,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而已。但是战争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往往是最弱的人妇女和儿童,尤其是战败国的妇女极大可能会受到战胜国军人的蹂躏。德国在一战以及二战失败后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觉得这也是他们能够深刻反省的原因之一。德国人在得知中国为了中日友好放弃战争赔偿的时候说,中国是战胜国吗?是啊,中国是战胜国吗?战争这样的时候不是以德报怨的时候,该让对手付出代价的时候就必须得让他们付出代价。英美对待德国的态度中国不可能做到,但是太善良的话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软弱可欺。 以及,苏联的某些行为真是让人不齿。
评分原来苏联红军和日本鬼子差不了多少-=
评分了解别人也是了解自己。
评分那个曾经是战胜国为之付出热血和青春的苏联老兵,他的国家却不复存在了。那个战败国,从战俘营走出,把命运交给其他人,觉得祖国不复存在的德国老兵,他的国家在战后重新崛起,位立强国之列。
评分刚刚读完,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