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二战”的历史记述方面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区,即德国军人作为侵略者的战争回顾。作者通过寻访德国老兵及家属,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观察“二战”的视角。书中记载的老兵们在军种上涵盖海陆空三军。类型上包括国防军、党卫军、孩子兵、女兵和抵抗分子,所涉及的一些史实甚至连很多当今的德国青年都不甚了解。本书不仅第一次向读者展示了一代德国老兵的“二战”心路,还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二战”史实,令人读来耳目一新,同时又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朱维毅,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籍贯江苏,长于北京,“老三届”初中生,1980年考取研究生,1988年赴德留学,1992年在柏林工大获博士学位,其后开始了“工——商——文”三级跳,其发表作品多涉及中德间的文化互动。本书即是作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采访许多“二战”老兵,查询大量的“二战”史书、档案和资料,完成此书。
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
评分德意志,曾经是欧洲的问题儿童,麻烦不断;而如今却以现代大学和现代科技著称于世。 如果把二战爆发的原因草率地归咎于几个独裁者未免失于简单,许多德国人现在还认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所以我们读历史的目的并不是在...
评分看这本书很偶然,是在某本杂志上看到的推荐,觉得有可能会感兴趣,所以就看了。 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其中有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是作者亲自收集到的,主要采用的是访谈录的形式,也是作者完成的,可行度很高。 书中主要写的是战乱之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感受,并...
评分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的陆军被压缩成为10万人,海军只允许有1.5万人存在,各种舰艇的总数只能有36艘,而对空军则完全禁止存在。坦克车、装甲车、潜艇一律不允许生产。这样的军力就连平息一场国内的大范围武装骚乱都很困难,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就更无从谈起了。除...
评分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历史教科书,那么我们的视野,将只是局限于一条线,我们的思维只是局限于一个点,于是,当更多的人走出了国门,看到了解到了更多的真实,我们就慢慢的长大和成熟了,历史也逐步走出来教科书。 好久没有那么喜欢一本书,当然有题材的原因,男性都喜欢的战争...
30年代的德国人为什么如此狂热的信仰了希特勒?因为他们已在深渊停留了太久太久
评分对胜利者的控诉。
评分对胜利者的控诉。
评分很好看,读起来不累,但又很有启发意义,这一点就很难得。我对二战欧洲战区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加里森敢死队了”。而在战争的罪恶面前,恐怕很难有参与者能够洗干净自己的手。而这一点上战胜国的反思显然是不够的,中国尤其如此。对于战争的反思恐怕鲜有如德国人这样深入而广泛的。关于探讨“爱国还是正义,道德还是背叛”这一章尤其喜欢。书中的观点探讨和思考都是浅尝辄止,算是缺点,也是优点。
评分三虎桥附近某书店里站着读完的。那时西方揭苏联的活动早已开始,而反揭英法美军在德国一样强奸妇女的消息还没出来。整理者对德国人看纳粹的心理主要是侧面描写,不过也不知那堆老国防军的回忆能否照直出版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