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常觉得没有记忆的一生等同于白过,但人的记忆总是有限,许多难忘的、有意义的事都被丢在时光的罅隙里,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因此能用纸笔写下日记,或是将自己偶的的感悟记录下来,日后回忆时还能找的些许淡薄的影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杨绛先生去年逝世,而我终于...
评分《杂忆与杂写》是杨絳先生的作品。在书店里再次看到这本书时,已经是增删改动了四、五次,换了三家出版社后由三联出版的增订本。杨絳先生的著作过去我没有刻意地去的购买,在书店里发现了买一本,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想想就不买了,所以也未买全。这次在书店发现《杂忆与杂写...
评分 评分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拿下这本书的时候。未曾料到如此投我胃口。 细细的品味每一篇小文。都让我心情愉悦。 慢慢长大就觉得散文比其他形式来的难写。能让人看的饶有兴趣,不觉平淡乏味,又能脱离家常理短的俗套,在我看来,都非易事。 写散文看的是人,无论记述的是什么,是景是人还...
好看。最简单的字句文理,每一篇都一气看下来,无法停顿。看完一遍重看第二遍,也丝毫不会因为才刚读过的熟悉内容而走神。极其淡,极其有味,极其值得自己反复看。白话文里我认为先生是一流水准,不论性别古今。喜欢阿必,喜欢花花儿。时下写字的人不外乎求功名利禄,往往惨不忍睹。
评分写凡人尤见功力
评分《林奶奶》笑死我了:“我曾问起她家的情况,林奶奶叙事全按古希腊悲剧的‘从半中间起’;用的代名词很省,一个‘他’字,同时代替男女老少不知多少人,我越听越糊涂,只好不求甚解。”
评分杨绛文章的底色没有绝望,相反,是一种得意。这种得意的确精彩,也因此适合杂忆与杂写,而不可能出现那种真正扣人心弦的回忆。
评分写凡人尤见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