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葵,1968年生,江苏人,198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编的书得过“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本人获过“全国优秀编辑奖”、“中直系统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业余写散文随笔,还有影视剧,作品有《在黑夜抽筋成长》等,电影《黑白》曾获法国朗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本书是作者近年的散文结集,以回忆为整本书的基调与主题。《虎坊路甲十五号》《农展馆南里十号》,以特定空间为对象,追忆往昔岁月。前者写的是作协干部宿舍,后者写的是文联大楼,记录下作者在成长及工作岁月中难以忘怀的若干人物与几段往事。作者从事出版十余年,打过交道的作家不可计数,《我和我的作者们》记录下其中印象深刻的几段过往。《消夜的繁华旧梦》《老城门边的私家地理》,分别以北京的消夜场所及老城门为记述对象,私人记忆与社会变迁相结合,折射出近一二十年北京城的气氛流转。
白头发的路翎在甲十五号很特别,独来独往,与所有人从不打招呼。住在楼里的,远近都算同事,见了面,至少会点头示意。当然也有迎面假装不见的,那是因为文人相轻,抑或左中右观点不同,道不同不相与谋。但是,假装不见也是一种打招呼,各自相遇那一霎那,心电图上都会起些涟漪。路翎则不然,是真的不理人,紧埋着头,想来即使与人擦肩而过,内心也是死寂一片。别人倒也不在意,一是因为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二是因为,他十几年如一日,散乱的白发稀疏柔弱,衣衫陈旧且有些破烂,走路略有点跛,动作也不协调,偶尔抬头时,可见目光呆滞。大家从这呆滞,很容易联想起他受过的苦,明白他精神上所受刺激尚未彻底恢复。
但是,大家都想错了,他心里什么都明白。
——杨葵
十余年前,刚认识杨葵,他叫老颓。还有老放、老牛……一帮“老”家伙,出没于一个叫诗生活的匪窝。最先是李大卫介绍去的,说那里有好哥们儿。我管好哥们儿杨葵叫“老颓叔叔”。那会儿,我逮谁都叫叔叔阿姨,叔叔阿姨们叫我“小蚊子”。 我去北京,老颓们请喝酒。一喝就醉,被扛...
评分 评分不虚妄的人往往有一些优势,因为他们能使你觉得大家是一伙的,很快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哪怕是文字。不虚妄不代表刻板,只是好像经历的多了,就有了平常心,把很多外界事物头上的光环看得黯淡。不虚妄在获取读者芳心的时候,这种优势显露无遗,因为到后来读者已经先自推翻了和...
评分杨葵《过得去》一书出版后,他的老朋友苗炜调侃:装帧是老派的,冷眼看,类似于《上学记》或者《我们三》,这家伙十来岁就和一帮臭老九混在一起,也难怪文章老气横秋。 这个“过得去”的回忆,先从小时候他住的楼说起(虎坊路甲十五号),再说到20来岁到30来岁这十来...
评分8月底在曲阳图书馆日常溜达,在散文架上猛然看到此书,心想,这书好像刚刚火过,最近又没人嚷嚷有多好看了,开始降温的时候正是了解一本书的好时机,随即借走。慢慢看,排在《时间的玫瑰》之后,《过得去》占据了我个人阅读时间中的精华部分——如厕、地铁、等待电脑开机等等,...
写到消夜,才算是真的写开了。
评分老颓你赶紧接着出书吧
评分做编辑能到这个份上很不容易。
评分2010 5.29-5.31
评分不错,很好,名字好,里面文字也好,最后一部分比较毛糙,压不住火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