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台湾女性文学开山人。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又随父母迁居北京。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1968年创立纯文学出版社。提出“纯文学”的概念,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的文学创作。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荣获“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
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 “蓝眼镜蛇奖”。
代表作有《城南旧事》《春风》《晓云》等。
《城南旧事》是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久负盛名的自传体小说,全书以孩童澄澈的视角,追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
书中通过英子用童稚的眼睛洞察世间的悲欢离合,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人情冷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勾勒出人们心底永不泯灭的纯真与善良。而对老北京人事风物的种种描写,又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两者相结合,使《城南旧事》成为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满纸淡淡的哀愁与诗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城南旧事》于1999年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的青少年文学 “蓝眼镜蛇奖”等诸多奖项,成为畅销数十年的不朽文学经典。
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去感受 ----- 读《城南旧事》 这是我第二次读《城南旧事》这本书了。前年,刚刚读三年级的我,在妈妈的陪伴下似懂非懂地读过这本书,读完英子童年的故事,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惦记,会馆里的秀贞、受尽虐待的...
评分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去感受 ----- 读《城南旧事》 这是我第二次读《城南旧事》这本书了。前年,刚刚读三年级的我,在妈妈的陪伴下似懂非懂地读过这本书,读完英子童年的故事,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惦记,会馆里的秀贞、受尽虐待的...
评分过去是什么? ---读林海音《城南旧事》 回忆往往是痛苦的,但是回忆更多的时候却是美丽的,比如初恋,比如童年。它常常会让你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柔柔地触摸到了你心底最柔弱的地方,如冬阳,如骆驼队。这就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如她的名字一样让人温暖。 ...
评分写北京的书,老舍最正宗,他是地道北京人,胡同里和三教九流一起成长,最熟悉原汁原味的北京。林海音论家世,不算纯正的北京人,父母来自台湾人,说话有浓重的乡音,但林海音3岁到北京,30岁才回到台湾,决定一个人性格命运的重要时间段,留在古都了,这段这种经历她用另一个角...
因为没有去过北京,对北京这座城市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关于旧时的北京并没有什么感受。倒是林海音在做先生所见所闻的小故事倒是挺感动的
评分19书8。19夜看完了第一遍《城南旧事》,几个小故事,语言很平实,却感人至深。冬阳-童年-骆驼队,写骆驼;惠安馆,写疯子;我们看海去,写小偷;兰姨娘,写弃妾;驴打滚儿,写宋妈;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写父亲。不同的人或物,共同的离去。文字写到这份上,返璞归真,了不起!20看完了《城南旧事》第二遍北平漫笔,第三遍冬青树,也很好,但稍逊于第一编。里面提到了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陈鸿年的《故都风物》。查了一下,都是好书,有机会看。几十年过去,城犹在,人不同了。
评分看到兰姨娘,哈哈哈,英子可真是鬼,人小鬼大
评分感觉电影比原著更好。
评分没有生活在北京,也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所以很难代入,我倒更喜欢作者第三部分的内容,特别是玖瑰,金鲤鱼的百裥裙,看后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