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里罗(1936-— )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四位作家之一”。
以“代表美国文学最高水准”的创作,赢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笔会/索尔•贝娄文学终生成就奖、耶路撒冷奖等十多种重量级文学奖项。 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耶路撒冷奖的美国作家。
创作经典:《名字》(1982)、《白噪音》(1985)、《天秤星座》(1988)、《地下世界》(1997)、《大都会》(2003)。
近年新作:《欧米伽点》(2010)、《天使埃斯梅拉达:九个故事》(2011)。
I guess this is as close as it gets to an autumn afternoon in Beijing. I sat at a pool-side cafe reading "White Noise" over tea and cigarettes, mildly enjoying myself, as patches of sunlight moved over me onto unspecified far away locations. Among the limit...
评分Being here is a kind of spiritual surrender. We see only what the others see. The thousands who were here in the past, those who will come in the future. We've agreed to be part of a collective perception. this is literally colors our vision. A religious ex...
评分之所以想要读读德里罗是因为看了《大都会 COSMOPOLIS》的电影。据说里面的对白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小说里摘出来,其短平快风格、奇怪的用词、绝妙的荒谬可笑之感听起来相当对我胃口。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的代表作,读了两页就感觉来了,果然乐不可支。小说主题大概是中年知...
评分之所以想要读读德里罗是因为看了《大都会 COSMOPOLIS》的电影。据说里面的对白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小说里摘出来,其短平快风格、奇怪的用词、绝妙的荒谬可笑之感听起来相当对我胃口。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的代表作,读了两页就感觉来了,果然乐不可支。小说主题大概是中年知...
评分伯兰特罗素在哲学史里讨论过科学和现代社会的关系。他说,科学是社会性的力量,而非个人的力量。换句话说,科学技术是庞然大物,必须仰仗完整的社会结构和分工体系达成这样那样的人类目标。个人无法看到科学的全貌,也无法直接利用它,却作为技术生产的一个环节,被动享有科学...
比作者另外的作品《名字》、《大都会》等都要好
评分比作者另外的作品《名字》、《大都会》等都要好
评分三个部分喜欢度1>3>2,到处是令人失笑的幽默感和风格独此一家的对白,哪怕动不动把死亡挂在嘴边也不会令我厌倦。强词夺理的大儿子绝了,男主与同事西方哲学家式的校园漫步也很搞。看来大卫柯能堡推荐的后现代文学都挺对我胃口
评分不是我喜欢的小说类型。整体来讲没有什么情节,第二章泄漏事件似乎想营造出恐怖的氛围?但什么也没感觉到。情节的弱势被几个人物之间非常深奥的对白所取代,不禁让我怀疑哪儿有人天天讲这么多深奥的探讨死亡意义的话啊,这是生活么?既然要探讨的话,还这么直白,干脆散文得了,小说怕是别扭。另外翻译的也有点生硬,特别受不了的就是什么都要加个注释比如佛洛伊德,囧。可读性真是较低。
评分比作者另外的作品《名字》、《大都会》等都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