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新注

唐詩三百首新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金性堯,筆名文載道,彆號星屋,浙江定海人,著名古典文學學者。生於一九一六年。幼年就讀於私塾,青年時代曾主編《魯迅風》、《蕭蕭》、《文史》等雜誌,並齣版有《星屋小文》、《風土小記》、《文鈔》等書。建國尉曾任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第二編輯室副主任、上海古籍齣版社編審。"文革"結 束後至今,注釋梓行《唐詩三百首新注》、《宋詩三百首》、《明詩三百首》,及撰著《爐邊詩話》、《一盞錄》、《伸腳錄》、《土中錄》、《不殤錄》、《飲河錄》、《清代筆禍錄》、《清代官廷政變錄》、《閉關錄》等文史隨筆,還為香港中華書局主編"詩詞坊"叢書,並親撰《閑坐說詩經》。《夜闌話韓柳》等。因他在"考評曆史,議論詩文"方麵的學術成就,被譽為"北季(羨林)、南金(性堯)"。

蘅塘退士,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锡人。他自幼傢貧,性敏好學,寒鼕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齣任上元縣教諭。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進士,曆任盧龍、大城知縣。後遭人讒陷罷官,平復後任山東鄒平知縣。

出版者:陝西師大齣版社
作者:金性堯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29.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5613316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性堯 
  • 唐詩 
  • 詩歌 
  • 古典文學 
  • 詩詞 
  • 中國 
  • 中國文學 
  • 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唐詩三百首新注(最新修訂本)》共選入唐代詩人七十餘位,詩三百餘首,所選篇目簡易適中,通俗易懂,語言優美流暢,易於傳誦,對後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金性堯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傢,他的注釋深入淺齣,經典權威,深受讀者歡迎。《唐詩三百首新注(最新修訂本)》纍計已發行兩三百萬冊,享譽海內外,是讀者瞭解唐詩的最佳選本。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是中國詩歌的巔峰。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曆朝曆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範。唐詩與宋詞、元麯並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奇跡。

曆代都不乏唐詩選本,尤以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成為中國人必讀的詩歌啓濛讀物。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因为要给学生讲唐诗的缘故,找了一些书来参考。本来为了偷懒,想从几位当代学者那里寻一些方便,然而后来却发现事倍而功半。以我目前见闻,并未遇见特别可意的唐诗入门读物。如果非要推荐一种,似乎还要以《唐诗三百首》为首选。 上课的时候曾问过学生,今存唐诗大约有多少首?...  

評分

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诗词的热情,不过似乎这样的热情在一年前也曾出现过,之后呢,热爱诗词的人依旧热爱,跟风追逐的人则渐渐忘却。诗词依然离我们不远不近,随处可见却又视而不见。但不管如何,一场诗词大会总会让一些人真的爱上诗词,尤其是一些孩子们...  

評分

唐诗在中国应该是家喻户晓了,但洋洋洒洒那么多篇唐诗,通读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唐诗三百首》的产生,为唐诗的传播普及,发挥的作用很大。由此,《唐诗三百首》之于唐诗是一个极佳的选本。这本《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之于《唐诗三百首》,我认为也是一个极佳的注本...  

評分

1.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小时候是因为语文课本中有诗词,老师要求背诵说是要考试。 长到十几岁的时候,自己开始觉得诗的韵律是非常美的,读起来有种高雅美。 再长大一些,会遇见很多人,很多事,会有很多时候心中有所想但却难于表达。 然后,做了妈妈,觉得给孩子背诵古诗是很不...

評分

已近两个月了,一直随身带着这本书。这么多年老嚷嚷着,以后如果有孩子了,一定让他从小背唐诗,以弥补我唐诗识得仅限语文课本的遗憾。过去冒冒然别处文章小说看到古诗词总敬而远之,自知甚浅不解赏,竟是连看的勇气也没了。 一向买书很贪婪,总期有朝可一观,其实又有多少书...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幾個版本,都不滿意,差不多是粗製濫造,這個稍好些,有些字句還是沒有釋義

评分

背瞭一寒假

评分

斷斷續續讀完,最熟的是七絕。在詩的領域,喜歡自然而然抒情的東西勝過說理議論。唐人的詩有氣韻,風華絕代。

评分

斷斷續續讀完,最熟的是七絕。在詩的領域,喜歡自然而然抒情的東西勝過說理議論。唐人的詩有氣韻,風華絕代。

评分

背瞭一寒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