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2年台灣因應加入WTO正式結束菸酒公賣制度,進入菸酒稅制開放酒製造業民營,民眾可申請設立酒廠或酒莊,唯筆者發現目前國內民間業者有偏向製作蒸餾酒、藥酒及再製酒之現象,追究其原因乃是因為釀造控管技術與正確使用器材之經驗不足。其實這也難怪,台灣在未開放民間釀酒期間,這方面的專業技術是沒有管道可以學習的,甚至連大學也沒有這門科系,因此台灣酒類市場中,除了國外進口的釀造酒外,很少有國產的釀造酒,大部份是添加食用酒精的增量再製酒,也因為如此台灣的品酒文化,一直是進口酒的領域,再加上台灣特別與西方國家不同的飲酒文化,認真說來,台灣本土的釀酒與品酒文化是從2002年開始。
國外的釀造設備與相關技術,因為氣候、環境、原料、製程等因素,並不一定適用於台灣,但其數百年釀造技術與發展就值得我們探索,建立出適合台灣的相關技術,如此才能發展出台灣酒類的特色。如果只是引進國外的設備、技術與原料,在台灣生產,其實並不一定符合經濟效益,且對台灣農業的發展並無助益。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