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薩依德總結近年文學、文化、政治批評經驗,所作的系列反思。全書開宗明義,探問在媒體資訊繁衍、政治、學術利益團體游竄的世紀之末,知識分子的自處之道。薩依德慨言今之所謂知識分子,已是一種特殊專業,集編輯、記者、政客及學術中間人於一身。他(她)們身不由己,往往成為各種權力結構中的一員。反而在去國離鄉的移民逐客中、在甘居異端的「業餘者」、「圈外人」中,我們仍能得見知識分子不屈不移、卓然特立的風骨典型。
本書原為1993年在英國廣播公司的講稿,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足見薩依德本人在專業以外之文采風貌。除精譯原文外,本書譯者單德興博士曾親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薩依德,並另撰專文介紹其人的學問文章。書未所評註的薩依德著作書目,尤為中文學界難得一見的參考資料,極其值得推薦。
爱德华・W・萨义德
(Edward W. Said)
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巴勒斯坦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伦比亚大学迄今,讲授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萨义德著作等身,其中以《东方学》(Orientalism,1978)闻名遐迩,成为后殖民与后现代主义辩论的先锋。20年来,萨义德著述不辍,焦点扩及政治观察、文化批判,甚至音乐述评等范畴。与此同时他还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投入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其学术建树和政治参与都很引人瞩目。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 一个人要具有怎样的特征,才可以被称作“知识分子”?对于这个问题,萨义德的回答截然不同于辞典上的那种“正确然而无用”的解释。甚至可以说,他所给出的知识分子的定义,全然与知识无涉。在他那里,知识分子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 萨...
评分 评分第三章 知识分子的流亡——放逐者与边缘人 知识分子应当永远处于一个流亡的状态当中,即使不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流亡,也应当在思想在心灵上处于一个流亡的境界当中。这种流亡使得知识分子在于一种中间状态,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二为一,也没有完全与旧环境相脱离,处在一种若即若...
评分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无意要买,因为自己对西方理论的淡漠。翻翻封三的介绍:“萨义德尖锐地指出,在当今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交融的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一种特殊专业,集编辑、记者、政客及学术中间人于一身。他们身不由己,往往成为各种权力结构中的一员。...
评分- 读台湾译者还是要慎重 患脑筋太费精力了
评分加半颗星星,尽管内容忘得差不多,尽管那麽多年前,仍记得读时血液沸腾的感受。
评分听着殃金咒看完了最后两章。和东方学结合起来看会更好,知识分子的局外人身份,在传统描述意义上的对立。发声者,代言者,同时也是自我的代表。整体还是在说一个身份的问题。
评分「學者」有必要拜讀
评分叔叔啊阿姨啊做個知識份子好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