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傅柯 Michel Foucault>
一九六二年生於法國普瓦提埃﹝Poitiers﹞,他在世界釵h大學做過演講,曾任德國漢堡的法國研究院主任及剋萊濛費朗﹝Clermond-Ferrand﹞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主任。他經常為法國報刊集評論性刊物撰文,且曾擔任法國最有名望的學府─法蘭西學院「歷史和思想係統」教授一職。
除瞭他的經典著述《文明與瘋狂》外,其著作有《事物的類別》、《性意識史》三捲、《診療所的誕生》、《戒律與懲罰》、《尼采、宗譜、歷史》及《知識的考掘》等。
傅柯於一九八四年去世。
什麼是知識?知識如何產生、發展、改變或消失?傅柯是當代歐洲文化、思想史最受矚目的學者之一,他拆解西方理性迷思,質疑歷史法則邏輯,重普知識衍生、傳佈的脈絡。
相對於傳統史學,其「考掘學」將歷史流程空間化、暴露知識體係的斷層,從而顯示意義、法理、道統的權宜性與擴散性;立論麯摺,引人思辯,是觀察世紀末西方人文現象的重要入門。
一年前,在肯尼亚有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我说:『你研究的语言学其实就是在研究历史。』我当时没有感觉。我现在读完了福柯的《l'archéologie du savoir(暂译:知识的考据学)》,觉得我那时候可能遇到的是就是非洲的福柯。 虽然那是真人真事,但我还是回到这本书...
評分说实话,看了两遍,还没怎么看懂。要是懂法语直接看原版的会好些吧,问题是福柯的东西即使看原版的也未必就那么明白。 福柯用词考究,这个可以作为文学而不是历史学作品来读。
評分傅柯 知識的考掘─導讀 讀後摘要 班級:課碩一 姓名:徐歆沛 學號:M09509007 導讀一 淺談傅柯 一、文明與瘋狂 傅柯〈1926-1984〉曾先後獲得哲學、心理學精神病理學的學位,其思想發展過程可分為三階段:一、早期,憑藉對醫學的經驗,致力於理論架構的建立;二、中期以後,對...
評分由于本书不可读,我读了王德威的译本知识的考掘。依然翻译得不好。颇多错漏。我读完英文本,对本书进行了重译。考虑到版权原因,估计三联也不会费力重新出一个好的本子,所以我自己在豆瓣张贴出来部分。供大家批评。https://www.douban.com/people/192493255/
以“曆史先驗”來反諷地和“形式先驗”構成一組概念。王德威的翻譯比三聯謝馬的翻譯實在是好太多,以至於和英文版一樣清晰(如果不是更清晰的話),但是若與法文版相比,則仍然是存在著繞瞭彎與較好懂的差距,這種福柯闡釋的語言延異,大概也算是福柯意義上的“檔案”瞭吧?
评分王德威的版本雖是竪排明顯好很多。
评分過瞭王老師兩篇導讀,欣慰地發現基本的點大都掌握到瞭。
评分第11印
评分比讀大陸譯本時感覺好些瞭。前麵的兩篇譯者導讀要最後看纔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