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阿姆斯特朗 (John Armstrong)
1966年生于英国格拉斯哥。曾任伦敦大学美学课程的研究员和主任,现任墨尔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歌德:爱与生命》、《美的神秘力量》等作品。
This title raises one of the deepest and most puzzling questions we can put to ourselves 'What is Love?'. Drawing on writers and thinkers as diverse as Plato, Tolstoy, Freud and Stendhal, John Armstrong explores how our perception of love is formed by culture and history. This title is suitable for anyone who believes or disbelieves in love.
还没看过这本书,但从 http://www.yesasia.com/global/愛情的條件-親密關係的哲學/1020122674-0-0-0-zh_TW/info.html 这里的介绍,能看到一点内容的梗概。
评分教育普及的年代,不认识字的叫文盲;法制社会,不懂法律的叫法盲;21世纪,剩男剩女当道,有的从小学就开始早恋,谈了十几年的恋爱,换了无数了不能长久的对象,却还搞不清楚爱是什么。这样的人,可不可以被称作“爱盲”? 爱是什么?这是我们阅读这本书极想获取的答案。我们...
评分带着一丝的疑惑和求解看了这本书, 其实看了两遍之后我还是看不懂, 至少是不懂 ------ “爱”这么一个感性的话题, 作者凭什么写得这么理性, 这么有条理, 另一方面来说这就是矛盾了! 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推荐的~~ 对爱有问题的~
评分某天晚上的电台节目。女主播念一篇很长的“暖文章”,其中有一句话的大意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需要4个月的相处时间。 如果把每星期见面2次作为频率标准的话,4个月大约需要见面30余次。当然,这里的见面,指的是约会,不管是吃饭、逛街,还是看电影、去公园,必须是...
评分哲學一詞,當下已高度簡化為「恩考」,君不見書店豬肉桌上一系列什麼生活哲學、飲食哲學、喝水哲學云云,好像有一點文字,加兩分思考就是哲學。哲學,作為愛智與尋找終極(ultimate)的本質,早被人拋諸腦後。John Armstrong的《愛情的條件》,副題<親密關係的哲學>,卻是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