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生於紐約,長於長島。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畢業,主修文學及藝術史。自小博覽群書,文采洋溢。未上中學前,即已涉獵亨利‧米勒、菲利普‧羅斯等人作品。十九歲開始寫詩,詩作曾發表於Paris Review、Ploughshares等刊物;小說作品散見New Yorker、Esquire等雜誌。 2002年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 Man Walks Into a Room,同年即獲選《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好書,Esquire雜誌並稱讚她為「全美最佳新秀作家」。 亦自2002年起,開始發展《愛的歷史》故事雛形,2004年以短篇小說形式發表於《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大獲好評,迴響熱烈,決心擴寫為長篇小說。《愛的歷史》在2005年問世後,立刻登上英美重要暢銷排行榜,更迅速售出全球多種語文版權,可謂奠定國際文壇地位之作。 與小說家 Jonathan Safran Foer為美國文壇知名夫妻檔,兩人育有一子,現居紐約的布魯克林。
李奧是位獨居在紐約的退休鎖匠,寂寞終日,生怕孤單死去無人知曉。他的祕密是:六十年前在祖國波蘭,他有一位非卿莫娶的青梅竹馬;後來,他有了一個永遠不能相認的兒子;還有,他寫了一本書《愛的歷史》,書中的女主角,就是他的摯愛艾瑪……
戰亂拆散了李奧與艾瑪,也迫使他逃離波蘭,無法把《愛的歷史》手稿帶在身邊,只得託付給好友茲維保管。李奧萬萬沒有料到,這本手稿幾經磨難,最後竟在南美洲問世,但書的作者不是他,他也完全不知道它的出版……
同樣在紐約,有位同樣叫做艾瑪的十四歲少女,是個單親家庭的長女。艾瑪的母親始終無法忘懷亡夫,努力寄情於翻譯工作。艾瑪見母親因寂寞日益憔悴,千方百計想為母親尋得第二春。此時,有人願出重金委託艾瑪的母親翻譯一本書,正是那本《愛的歷史》!原本只想代母尋友的艾瑪,在看了母親的譯稿後,不由自主,開始尋找書中那位與她同名的艾瑪……
一個名字、一本書,在命運的棋盤上,竟串聯著三個乍看之下毫不相干的家庭,牽動三代之間的愛恨。這些在浮世間漂流的小人物,在各自的世界裡飽嚐孤寂、歷經死別,卻沒想到,因為對愛的追尋,他們的人生之路,逐漸交錯……
此书我看了很多遍才初步理清脉络,他不只讲了一个可爱的老人,带着张可爱的名片,还告诉了我们关于爱的历史,很喜欢文末两人相拥的情景。拍两下,再两下。。。
评分对这部书中书爱不释手,我想说的是贯穿本书主线的那本神秘的《爱的历史》。文字简单而有魔力,让人看到作者玻璃一样的心和想象。抽出来留存,按照原作出现的顺序排列。 请慢慢读。 以下第十章来源于99read(http://www.99read.com/Product/BookOnLine/66714732-da63-4311-b8...
评分买回这本书,我一直被书中书的情节线纠缠着!艾尔玛,艾尔玛,艾尔玛~~~~我的天,她究竟是谁???我迷糊了。书中说:“世界上第一个女人是夏娃,那么,第一个女孩就是艾尔玛!”这句话支持我不断的探究这本书! 后来实在迷糊了,决定丢开这本书,但不知怎的,书中的一些文字总...
评分先写个短评,给那些对这本书观望的人,我是极力的推荐的,文学性和故事具佳的一本作品,好久没有读过这么心水的作品了,欣赏和喜欢毕竟还是有所偏差的,如此低调的书,读来却如此的华丽,又一本必将被很多人错过的好书。因为看过的人少,居然没有人来评论,推荐,我自己是一定...
不同的故事,又是同一種生活。我只是不想無蹤無跡。
评分無比細膩又溫柔的一本小說,以「艾瑪」為核心串接的生命
评分“因為沒有什麽比你更能讓我快樂或憂傷的了。”
评分对刻意制造叙述障碍的小说都不太感冒,觉得这书可以尝试用中篇结构,现在这长度太尴尬了。不过看作者遣词造句的野心,似乎意不在畅销榜。
评分"有时为了描绘一个头颅,你必须放弃整个躯体:为了一片树叶,你必须罔顾整个风景。刚开始看来似乎自我设限,但过了一会之后,你会明了好好画出某种景物的四分之一时,比你假装描绘整片天空,更能掌握住宇宙间的某种感情。 我妈没有选择一片树叶,或是一颗头颅,而选择了我爸;为了留住某种感情,她牺牲了整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