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文,1956年8月24日出生,籍貫山東。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朱天文和其妹朱天心一樣很早就開始發表作品,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曾任三三書坊發行人。因發表小畢的故事與陳坤厚、侯孝賢認識,並參與電影編劇,自此便與電影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其作品亦多次獲獎,1994年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作品包含了小說、散文、杂文、電影劇本等。
本書為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首獎。
小說敘述者男同性戀的身份認同,這部小說似乎可以視為到目前為止仍被排擠在文化邊緣的、畸零的女性官能、女性知覺的經典作品。一場現代社會、政治權力結構之下的感官之旅。
在這部以私祕性的「手記」形式出現的作品裡,極端風格化的文字書寫,首先達成了重建或構築人的感官生活、感覺之旅的基本要件。正如敘述者自稱,他的手記,他的故事,是關於生命和生活的「文字鍊金術」,因此要探討和決定這部作品的意義,除了作者意欲傳達的訊息和訴求,如:享樂主義者的人民公社、色情烏托邦、官能享樂的淘金客,人類親屬單位的終結者,等等名目,更重要的應該是在於作品本身實際表現和完成了的東西。——施淑
朱天文说 她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类人---荒人。在这本书里,荒人以一个男同性恋者的身份出现。我理解的荒人,是敏感、寂寞、拒绝社会化的那一群人。 这本书,我几乎是在回家的空隙之间看完的。候机室,机场的餐厅,飞机上,等候回家的班车上。不知道是不是跟自己的心...
评分不知道有没有谁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地走神,觉得这是个生活在日本的男人的自传,絮絮叨叨地念着自己作为一个同志半生的情史。虽然其实并不是发生在日本,也不是日本的男人,但那些或惨痛或美丽的轻飘飘的回忆,总像樟脑丸的气味,久久难以散去。 那天坐在马哲课的教室里面...
评分书本这样物件给予作品地址,使之安顿下来。时报文学当年的荒人手记编辑另起炉灶,小说便跟着那编辑,算帮衬新出版社。而我看过的版本是从网络上一段段抓取并自行汇集打印的一刀A4纸。书名为自己郑重写上的荒人手记四个黑字。此后收了英文版送人,也收了印刻的全集,没有碰过这本...
评分读完这么久都没有说话是因为我很想好好说话,可是想说的能说的一大半都已经直接写在书里,剩下一小半悄悄咽了。 朱天文就是这样,文字绵密,密到你只能悄悄咽掉对上一段的念想。她的语词是一座森林的最低密度,是一挂瀑布的最窄宽度,也是我能接受的华丽的近似絮叨的底限。 既...
评分不知道有没有谁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地走神,觉得这是个生活在日本的男人的自传,絮絮叨叨地念着自己作为一个同志半生的情史。虽然其实并不是发生在日本,也不是日本的男人,但那些或惨痛或美丽的轻飘飘的回忆,总像樟脑丸的气味,久久难以散去。 那天坐在马哲课的教室里面...
文字多麽抑郁和耽美。唯独知识不足不够懂。然笔下的同志感情读了又读,内心升起的不知是一种慰藉或是自怜的哀痛。
评分好华丽的文字,但寓意太深,需要一读再读。
评分she's deep
评分这就是一本装的书。。
评分文字多麽抑郁和耽美。唯独知识不足不够懂。然笔下的同志感情读了又读,内心升起的不知是一种慰藉或是自怜的哀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