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肴那穆提(1895-1986),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克里希那穆提說過:「只有當心靈不再有任何形式的逃避時,我們才能與寂寞、孤獨直接溝通,這樣,就有熱情,就有愛。」《愛與寂寞》深入探索我們與自己、與別人、與團體的關係,指出只有認識自己,了解使個人與團體分化、孤立的制約,我們才會擁有「真正的關係」。
本書使我們再次沐浴在克里希那穆提豐富、獨特、感人的心靈之光,從而有能力在人生中創造真愛。「如果你沒有愛─無論你做任何事,崇拜各種神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改革貧窮、從政、著書、寫詩─你仍然是個死了的人。沒有愛,你的問題會永無止盡地增加,而有了愛,去做你要做的事,就沒有危險,沒有衝突。愛是美德的精髓。」
日更的状态下,书看得也慢了,周日终于翻完了《爱与寂寞》。 虽说是讲述爱、寂寞、以及孤独,但说到底和克里希那穆提另外的书籍类似,从根本上还是在讲述人类的这个自我是什么、思想的老旧性以及全然专注的观察等主要的概念和理论。 克氏的书看到现在,越来越觉得,“自我”就...
评分书的前言写到作者30悟道,然后成为伟大的心灵导师。这个“悟道”似乎和孔子的“四十不惑”有几分相似。因此心里对这个三十就不惑的高人很是敬仰。 之前不知道有这个人,心情糟糕低落到极点时去了一趟南京,与表哥畅谈一宿,第二天借给我克氏的三部曲,我拿起的第一本就是《爱...
评分这本书是谈爱的,说了爱的表现与哲学上的意义。而且里面的很多篇章都讨论了性和爱的关系,回想起来没有任何偏见,对心灵的指引很到位。结合《心灵自由之路》我觉得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生观。 印度人在包容和忍耐这方面的确非常杰出。
评分看着本书的时候时经自我选择的瓶颈,当脱离开热闹我没法感受自我的更新,一切那么陈旧和无趣,我不知道怎么去命名,当看到这本书,寂寞二字给了我答案。 爱不是思考的产物,寂寞也不是空虚的结果,当我们认清这样的事实,爱就出现在心田,寂寞便换了着装端坐在灵魂的一方,...
评分这些年我一直很提倡不间断的自省。也许有人说,哪有这么多事情要反省。或者有人说,我没你这么高境界。其实,自省,不是逼迫自己在每件事情里认错,更不是包揽所有责任和委屈。自省是跳出自我,去思考自我。这是不是高境界的表现,我不知道,可我确信的是,这么做可以寻找到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