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散文》作者周作人,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说 他出生前家人曾在堂屋看到一个长须老人魂魄 他甚喜这个说法 就自认老人转世 还别说好像还真有点靠谱 你读周的文章公允调和 不疾不徐 娓娓道来 絮絮叨叨 从青年到老年 大几十年风格一贯 几乎就没有什么变化 基本就是老人风格 让你怀疑周作人好像就...
评分 评分1966年8月23日,八十二岁高龄的知堂老人穷困潦倒,写下此生最后一篇日记:晴,廿二度。上午阅《毛泽东论文艺》,下午吉宜为寄耀辰信。其中的吉宜为周作人的孙子,徐耀辰为老友。周作人说得仍是借贷的事,这种类型的信他已经写了好几年了,有时给出版社,有时给朋友,如章士钊、...
评分周作人是个很特别的人,不仅在于他家三兄弟对中国文学乃至更多放方面的影响,不仅在于他担任了汪伪政权的重要官员,不仅在于他和日本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在于他的地位对于自己所作所为的各种影响,但不论怎样,我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后遇见了你,虽然你的形象在脑力还...
评分1966年8月23日,八十二岁高龄的知堂老人穷困潦倒,写下此生最后一篇日记:晴,廿二度。上午阅《毛泽东论文艺》,下午吉宜为寄耀辰信。其中的吉宜为周作人的孙子,徐耀辰为老友。周作人说得仍是借贷的事,这种类型的信他已经写了好几年了,有时给出版社,有时给朋友,如章士钊、...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已淡如菊,但据作者说,这些文字抖落的都是外面那个世界的风霜,如“跛者之不忘履”。
评分图书馆,当时根本看不出好在何处
评分都说周作人散文好,我真读不出来
评分虽然一边读着觉得很好,一边却又差点睡着了。
评分作者很诚实坦白,写的草木虫鱼更有趣。中年时的周作人长得实在不像好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