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国现代小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1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现居纽约。

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和权威。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者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宽广深邃的批评视野,探讨中国新文学小说创作的发展路向,尤其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锤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窗,影响深远。

夏志清著述甚丰,英文著作还有《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论中国文学》,中文著作有论文集《爱情·社会·小说》、《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文学评论集》、《夏志清序跋》和散文集《鸡窗集》等。

《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繁体字本于1979年和1991年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出版,2001年又在香港出版了中译繁体字增订本。本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简体字增删本,是这部著名的文学史著作问世四十多年后首次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夏志清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504
译者:刘绍铭
出版时间:2005-7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453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夏志清 
  • 文学史 
  • 中国现代小说史 
  • 文学评论 
  • 现代文学 
  • 文学 
  • 小说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有相当影响、也是有相当争议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学术著作,可以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还的治中国现代文学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这部著作的影响。当然,由于该书作者系美籍华人,长期在美国工作,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和我们不尽相同,因而该书的观念和批评标准也与我们不同。为了繁荣学术研究,扩大学术交流,出版一些不同思想、不同观点、不同倾向的学术论著是很有意义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学革命 上个世纪初(特别是1917-1927年)是中国文学最至关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年份。1917年1月、1918年4月,胡适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题为《文学改良刍议》和《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提倡白话文,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此后的三十多年,中国文学不仅走出了自己的路...  

评分

导语: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简体中文版“迟到四十年”,于2005年7月由复旦大学推出。该书英文版初版于1961年,自出版之后,就成为海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以及小说史的研究领域,夏志清则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著作《中国...  

评分

台湾版 传记文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版 原作者序 一 第一段 ……一方面真不免要为下半年的生活问题着急起来…… ……不妨去见见他。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饶大卫是以反共著名的中国之友,我自己一向也是反共的,我到他办公室去见他…… ……饶...  

评分

在中国古代,小说一直是为主流文坛所不耻的小道,至清末,经由梁启超氏的大力提倡,始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文体。为小说作史自然也就是更为晚近的事情。因此,鲁迅先生在其开创性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  

评分

夏老在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说自己是"反共"的,这当然属于一种"个人的偏见",但是这种"偏见"对文学评论来说却大有裨益.许多左翼文学评论者在进行评论时,暴露一些良心,却免不了"精神分裂"的痛苦,日后文稿付梓,还要被旁的评论家抓牢小辫子,耻笑一番,何苦来哉? 全书着墨最多的几个作家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本文学史,写得不怎么样,不仅是对鲁迅有失公允,又过度抬高通俗小说的地位,对作家作品的评述也令人感觉不是太好。用同学的话说,叫“像是知乎上回答文学问题的理工男”,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评分

阿q格调近似插科打诨,鲁迅对中国看法悲观和阴沉,故事新编浅薄和零乱...... 再一看作者介绍,哟,1948年赴美的洋狗,洋人刚强奸了同校同学,洋奴就迫不及待跑去跪舔了。于是疑问就解开了——吃着美国罐头欣赏着朝鲜战争,怎会看得起起“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新文学?那就像是要秦桧欣赏岳飞的词呀!所以呢,只好多多夸赞同样吃洋人饭,还吃过鬼子饭的张大小姐了。 我呸!

评分

读的香港中文大学版,非常不错,有更多的知识积累认知,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很是不同,本质性的更多,可惜这个版本是阉割的。

评分

我爸一直觉得我非常之推崇张爱玲于是在N年前(真的好久好久以前)的某天就扔给我这本好厚的书。夏先生文笔很好~

评分

李杨GG说这是最好的文学史之一,因为它鲜明地呈现了政治立场。不过我对“新批评”终究没多大兴趣——复述故事,引用章节,再具体点评,盖个帽儿,跟考个XX资格证差不多。书中的终极标准,所谓"无功利的道德", 倒是如此强烈地表明了“新批评”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与之千丝万缕的cultural studies)的拒绝。在意识形态理论的阴影之下,任何的"无功利"都只能是一帘幽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