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龙应台 龍應台 台湾 杂文 随笔 評論 社會 文化評論
发表于2025-04-04
野火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上上一代愤青,上上一代知识分子。期待《春风集》
评分野火终于从三十年前的台岛烧到如今的大陆。(所读应为1985后台再版)
评分今年七月《新周刊》的主题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今日之台湾早已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风貌,尽管问题依然很多,但社会更成熟,人民亦更有信心将台湾建设得更好,而这样的改变少不了高举火把的人的开拓!(汗颜的是,暑假结束了我尚未读完那期周刊,阅读速度堪比龟速啊我……)
评分看的是台湾行在旧书店买到的圆神这版,反而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片刻都清晰地记得:喔,这是八十年代的一把野火。否则,我还就真的任凭那腔冷言批判照射进了目前我们社会的角落。可以说,三十年前的那把野火,对之于我们现在都是那么地极其适用,可我也愿意抱有期待和美好的幻想,毕竟那刻的台湾,现在我谈论起来最多用的形容词汇是,有序。
评分借个条目标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1.23-1.25 龙应台大大地写了一个被时代忽略了的"人"字,在时代的更迭和挤压下,没有一句道歉没有一句感谢。这是时代于人的痛楚,拨开政治和历史的狭隘,追回即将被忘却的记忆。故事,总在等待,却没有人问津。他们没有抱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最让我感到动心和悲楚。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在一口气读完有燎原之势的《野火集》后,我肚中那潭迟疑与忐忑的苦水渐渐上涨,眼看漫过心脏,直抵脖颈,终于喷涌而出成了浓黑浓黑的墨水。而胸腔中藏着的那垛干柴因为受潮也无法因“野火”而熊熊燃烧。 我不由得感到愧疚与自责,二十年前,《野火集》在台...
评分任何有知识的人都不会不知道,也不会没有思考过她在这么多篇短文中提到的现象。却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和精辟的观点。适合中小学生读。 话说,“女侠”,“龙氏正气散”等提法也就委婉地表达了专家们的看法了,天真的女愤青聒噪罢。
评分《野火集》是我接触的第一部龙应台的作品,初读几篇急火攻心,生生上起火来,读了一半就放下了,换了三毛悠悠然啃起来,果然火气降得快。后来再看到这本书就觉得惭愧,总像是挨骂挨了一半扛不住跑掉了,总要把剩下的那半顿骂挨完才算交代。 再读《野火集》的时候却只...
评分我就是龙应台在《野火集》中批判的那类人,那种不关心政治走向,不关心世界形势的人。基本上,我从不看报纸的国际版,最多也就是瞄一下标题。除非是那些国际花边新闻,比如世界银行行长出席会议露出了袜子上的破洞,这样的新闻我才会多看两眼,并且记住了。并且,台湾问题我也...
评分龍應台的《野火集》是一部針對臺灣的時評輯錄。 可是,爲什麽在看的時候腦中浮現的是一幕幕我們這邊的情景;印象中現在的臺灣,反而離這本書的內容很遠。 這本書里得到的第一信息是,臺灣果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不管是被誰統治,不管號稱跟GCD走的是如何不同的道路,遇...
野火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