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統是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自幼聰慧過人,兩歲時被立為太子,十四歲加冕。
成年後,蕭統有感於朝政的險惡,決定離開當時的都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到鎮江的南山,韜光養晦,讀書撰文。
蕭統邀集當時的著名文仕在此商討編纂一部詩文總集——文選。蕭統編輯文選的標準是,“事齣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因此,凡“姬公之籍、孔文之書、老莊之作、管孟之流”等即所謂經、史、子、集的著作一概不選。用這樣的取捨標準,來編著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大概隻有蕭統這樣身份的人纔做得到。《文選》收入瞭,上起周代,下至梁朝,七八百年間129位文人纔子的文章。共30捲38類,700餘篇。這部文選保存瞭中華民族早期的文學精粹,並對後世文學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文選(繁體竪排版)》是我國現存的編選最早的一部文學總集,共收錄瞭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間一百三十個知名作者和少數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餘首,各種文體的主要代錶作大緻具備。它的編選者蕭統(公元五○一——五三一年)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長子,字德施,天監元年(公元五○二年)立為太子。著有《文集》二十捲、《正序》十捲、《英華集》二十捲,都已失傳。因為蕭統死後謚昭明,所以後來又稱《文選》為《昭明文選》。
我國封建社會中文化較發達的時期,首推漢唐兩朝,而六朝可稱是繼漢開唐的轉化時期。文體由楚辭變為漢賦。這種演化說明六朝時文體已相當完備,形式、辭藻、音律日益講究,文學的觀念更明晰瞭。這些都為唐代文學的繁榮準備瞭條件。蕭統所主編的《文選》在其間是起著一定作用的。
哈哈,我读的是中华的影印本,可比这个有难度多了。只是断句,没有现代标点。 影印本的字体是旧字体,很漂亮,比整理本——用新字体排印的——要好看多了。
評分唐有选学,近世已无闻焉。如此传世之作,竟没有一本好的整理本。书局缩印原书,开本大,排版密,不便阅读。上古的整理本,铅板印刷,字迹不清,且当时整理的体例不备,胡克家的考异虽全都排在正文后,却在原文中没有标识,竟不如书局的影印本,此书刻本舛误甚多,若不读考异,...
評分中国人历来对历史看得很重。推究到历史细节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明君贤相忠臣死士,乃至于文人墨客、流寇草民,无不极重视历史评价。于是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之事。至于今日所谓“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盖“坐狙丘,议稷下,...
評分書有一見鍾情、閑讀而有所得者,亦有慕名求之、苦讀而不能終卷者。《文選》當屬後者。1988年購得此書,並於扉頁上題:“久求不能得之,今朝忽至,欣喜若狂。”喜也好,狂也罷,終不過如鄉下憨夫新娶之婦,心血來時,取而摩挲,大多時候,置於中堂,聊充門面罷了。即便如此,集...
評分中国人历来对历史看得很重。推究到历史细节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明君贤相忠臣死士,乃至于文人墨客、流寇草民,无不极重视历史评价。于是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之事。至于今日所谓“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盖“坐狙丘,议稷下,...
標點一個,紀念今天把斯波六郎先生舊藏的明覆刻宋本《六傢文選》翻瞭一遍。六朝詩文充斥著情感,也洋溢著學問,這種風格,後人中大概隻有杜甫能達到瞭。但今天親眼見到原本的古書《文選》之後,我懷疑古代此書是不是單篇或者單章流傳的,畢竟那套書的體積太龐大瞭!
评分標點一個,紀念今天把斯波六郎先生舊藏的明覆刻宋本《六傢文選》翻瞭一遍。六朝詩文充斥著情感,也洋溢著學問,這種風格,後人中大概隻有杜甫能達到瞭。但今天親眼見到原本的古書《文選》之後,我懷疑古代此書是不是單篇或者單章流傳的,畢竟那套書的體積太龐大瞭!
评分這書當然不用多說瞭
评分@2016-11-15 14:06:01
评分大一舊物,藉給某個賤人一暑假結果把書脊弄壞瞭,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