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尼·斯塔尼(Rodney Stark),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和比较宗教教授。他著述等身,包括与芬克(Roger Finke)合作的名著The Churching of America,1776-1990,以及与班布里奇(Williams Sims Bainbridge)合作的理论著作A Theory of Religion。
对于基督教兴起原因及过程的研究,西方历来的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书在其中别具一格,这不仅因为作者所掌握的充分资料文献,更在于作者采用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社会网络、动态人口模型、社会流行病学、宗教经济模式等等。正如作者所言:“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是一个社会学家”历史材料在这里,被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所运用,呈现出与传统的历史研究所截然不同的状态。本书在宗教学界曾引起很大的反响,其全新的思考方式,“不仅富见地,也是向传统观点提出持挑战”。
六年前读这本书,满满的感动。被作者扎实的定量分析,对教会成员社会阶层的考察,对城市、瘟疫、女性等若干主题为切入点分析早期教会的特征等等震撼到。作者指出君士坦丁的米兰敕令并非基督教之后壮大的一个契机,而是基督教在敕令颁布之前已经发展壮大,而且发展速度远超过敕...
评分读这本书时基本算是一气呵成,很喜欢,然后又自己琢磨为什么人家就能把学问做的这么生动有趣呢?想起以前硬着头皮读一些国内专著时的痛苦,真是不堪回首。 有没有想过剥掉宗教的神秘色彩,用社会学的方法去考量历史上的宗教发展?给我们一个新的角度,打破那些隐藏的心底对宗教...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好的制度或者教义来说,其所将产生的作用一定植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于基督教来说正是如此,这才使之如神迹般的快速兴起。正如标题所示,本书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基督教兴起的原因。 第一章解读了归信与基督教的增长,作者指出有情感依附的关系更倾向于...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好的制度或者教义来说,其所将产生的作用一定植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于基督教来说正是如此,这才使之如神迹般的快速兴起。正如标题所示,本书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基督教兴起的原因。 第一章解读了归信与基督教的增长,作者指出有情感依附的关系更倾向于...
作业啊作业
评分副标题即体现了全书的主旨-"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作者采用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社会网络、动态人口模型、社会流行病学、宗教经济模式等用于分析早期基督教发展之历史现实。
评分Stark搭了个不错的框架,也有很多好想法,但证据过于薄弱,太多臆测和草率推断,3.5星吧。
评分相当有意思。是持续的人口增长而非突然的集体归信、作为膜拜团体的早期基督教主要从社会上层吸收信徒而非底层、以亲缘关系为路径的传教网络、大瘟疫中因基督教教义而实行无差别救助……逐章深入由表及里,从最表面的归信人口增速到教义带来的美德。与受制于史料只能进行支离破碎史实建构的传统历史研究方法不同,Stark以社会学理论介入(如理性选择理论),用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并辅之以当代新兴宗教兴起历史与之对比,来重构基督教兴起的历史。理论方法基础是对进化论的否定,对人类理性永恒性的预设,相当合我自己的观点。类似论文合集,体例可供借鉴,手把手教如何文献综述。局限在比较一神教的部分体现出来,Stark本人宗教背景的影响。
评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基督教的兴起,作者也许不是基督徒,但他从别样的视角作出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和教会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