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第一个正视“性”这个问题的人。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查良铮)。
看过几遍黄金时代后,我下载了电子版的《他们的世界》。 我很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前提是我知道他们和所谓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区别,这个我之前就知道。 本来以为小波的作品行文都会很有趣,可这是一篇十分严肃的纪实文学(姑且这么认为吧)。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室友都说...
评分 评分这是吃螃蟹的第一本,二十年了,依然没有第二个人写这个。。 其实,社会已经很不一样了, 二十年前,那是个搞GAY还是犯罪,要判刑蹲监狱的年头; 二十年后,这是个腐女横行,耽美王道满天飞的时代。 二十年前,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同性恋这个词; 二十年后,你们懂的,碰见合适的...
评分1 同性恋的各种后天成因,都可归结为童年时期母亲的过分溺爱。如果母亲的角色空缺,祖母,外婆也是一样。母亲的过分溺爱有以下几种原因与同性恋的养成接壤。一,深化了孩子的恋母情结。使得孩子对母性产生依赖,在今后确定自己的性取向时,自然把以母性为代表的一干女性全部划...
评分就像数学题有很多种解题思路一样,我认为只要能幸福的生活且不对他人完成负面的影响,同性异性都没问题,真爱不分性别不分种族,找到契合的灵魂本来就是一件难事,来世上一遭尽量别留遗憾。我的圈子还是比较窄的,但是在我的圈子内以及视线范围内,大众对同性恋还是很包容的,...
建国初期基佬世界?
评分“我翻来覆去想,我的一生只能是悲剧。但在我最高兴的时候,也会感觉得很幸福,因为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不能感受到的,我能感受到,我好像探索了一点什么秘密似的。别人只有一种幸福和快乐,我却有两种。”
评分“我翻来覆去想,我的一生只能是悲剧。但在我最高兴的时候,也会感觉得很幸福,因为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不能感受到的,我能感受到,我好像探索了一点什么秘密似的。别人只有一种幸福和快乐,我却有两种。”
评分异性恋的人们,如果没有了婚姻的约束和法律的保护(这两个东西本身就和性与爱无关)会变成什么样?看这本书,也许能看到一个大概的景象,人性,还有爱,除去了这两个框框,到底剩下了什么。
评分再次看到小波的文字感觉真是相当亲切。旧闻大名的著作,看了开眼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