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事

大地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冠学(1934~2011)台湾屏东县新埤乡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教师和编辑。他受学于牟宗三,出版过《论语新注》、《庄子新传》等与中国古代思想相关的书籍,也专注于台湾地理变迁、移民拓荒历史、台语正字声韵研究,出版有《老台湾》、《台语之古老与古典》等。他具有传统文人气质,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入世之情,上世纪70年代初,毅然辞去教职,重归故乡田园,晴耕雨读,过着清贫乐道的书生农夫生活,曾得马英九亲往探访。著有短篇小说集《第三者》,散文集《田园之秋》、《父女对话》、《访草》、《蓝色的断想》、《觉醒》等。其中《田园之秋》成为不朽的台湾散文经典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田园随笔”。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陈冠学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
价格:28.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18644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散文 
  • 陈冠学 
  • 自然 
  • 随笔 
  • 田园 
  • 大地的事 
  • 台湾文学 
  • 台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的核心叙事,当然是“田园”和“秋天”。但出版者将它更名为“大地的事”,也颇为准确。关于田园,中国历代的文人都曾反复吟唱过,从陶渊明以降,田园叙事就成了失意文人最主要的写作路子。然而,在这些文人笔下,“田园”只不过是一个精神的假想,他们抒情的重心,主要是为了寄托官场、仕途的落寞和不得意,那份怡然自得中,多多少少都还有一些做作和不甘心。在这种心境下,田园再美,大地再丰饶,他们也未必真有兴致去观察和享受——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都在竖起耳朵谛听来自京城的马蹄声,是否能为他传报复职或升迁的佳音。但长年住在台湾屏东乡下的陈冠学和他们不同,他回到故土、走向田园的心境,有着一种别人所没有的平静和自在,同时也带着一种面对人世的通达和智慧,所以,他的文字自然、纯净。

本书是具有闲心和从容的,所以,里面的文字,深得散文的神韵;它的出现,恢复了散文作为一种潇洒自然、散漫真实的文体的独特风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当代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在拼命追求者物质享受的同时,心中却对越来越远去的田园生活无限向往和怀念。可怀念归怀念,向往归向往,又有谁能真正放下眼前的一切回归到田间地头,彻底和都市隔离,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年呢? 还真有!这就是台湾的教...  

评分

当代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在拼命追求者物质享受的同时,心中却对越来越远去的田园生活无限向往和怀念。可怀念归怀念,向往归向往,又有谁能真正放下眼前的一切回归到田间地头,彻底和都市隔离,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年呢? 还真有!这就是台湾的教...  

评分

许是从小生活在乡下的缘故,所以对田园大地有着一种天生的喜爱之情,绿和大地总会给我一种平和之感。幸好是老师,每年都会有一两个星期的暑假,让自己能够回归到田园大地中,与钢筋水泥和喧嚣暂别,过上一段晴耕雨读的时光,让平淡、充实的农人生活伴随着书香把暑气阻隔在外。...  

评分

《田园之秋》是一本很美的书。作者以诗人的方式,在丰饶的台南乡野中描述着生命多姿的存在方式,也在对万物的体察中,收获有关自己的生命意义。 我们无法抗拒这样明澈的文字,就好像我们即使离家再远再久,也无法拒绝来自故乡的呼唤。 “田园将芜胡不归” 这本散文集的作...  

评分

当代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在拼命追求者物质享受的同时,心中却对越来越远去的田园生活无限向往和怀念。可怀念归怀念,向往归向往,又有谁能真正放下眼前的一切回归到田间地头,彻底和都市隔离,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年呢? 还真有!这就是台湾的教...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很牛逼,但是也没什么印象。后来就散出去了。

评分

绝然的回归,才能造就真正的田园之气

评分

归农是我一直以来常会泛起的念头,只是自知如今的心态还不足够平和淡定地接受农人生活。陈冠学作为一个曾经的教授做到了,而且不同于大陆曾经的知青,他是完全自主性的选择。普通农人对周边的许多事、物大抵都是麻木的吧,或者不会表达,而作为知识分子农人,无疑感触都是细腻的。一直以来也算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回头看看日常的记忆都很乏味,而只有出行时往往才会连篇累牍地记录,为什么对平常的日子就失去了感受之心呢?从这点上来说,要想保持生命的活力是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了。嗯,是本好书,要收来再读,或者时不时地翻阅,尤其对于写景状物一向短板的我,需要学习。

评分

平静地平静地

评分

陈冠学是有古典情怀的人,用在文学上,刚好合适;韩少功的《山南水北》,与此书一比,马上下去了。在政治思想上,陈冠学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在书中写得很明确。另外,这本书的写作,受《博物志》的影响不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