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全书共四章。
很多时候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文明,一个时代的风尚,外在的是这个社会共体所认可的一种社会理念!不要缺失共同之美!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怎能不注意大家共同的外在空间呢?
评分一.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外部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从框框向内的内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2.逆空间:内外空间相互之间具有可逆性。 3.积极空间(P):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是有...
评分影响最深得就只有两个概念了。一个是高宽比,另一个是肌理层次。都是用理性的数据来归纳人的感觉。愿意相信有建筑上有更多的东西是可以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这部分就是建筑师职业化的部分。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感性部分,那是一个设计的魂。
评分影响最深得就只有两个概念了。一个是高宽比,另一个是肌理层次。都是用理性的数据来归纳人的感觉。愿意相信有建筑上有更多的东西是可以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这部分就是建筑师职业化的部分。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感性部分,那是一个设计的魂。
评分重建工最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尹培桐先生的大作(远远超越“译”作的维度)——《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和《存在·空间·建筑》已成为建筑学必读书目,他80年代关于建筑历史理论的构建早已经是“历史-理论-批评”三位一体的理论研究框架,目前看都非常国际化的视野以及透...
超厉害的建筑+空间的入门书籍。特别好的著作就是,语言特别简单,道理讲的特别通,作者丝毫没有卖弄玄虚的感觉。这就是大师!
评分一本一本慢慢来。及街道美学之后开始很实在的一本。
评分这本书是对历史的总结,而不是一个理论的提出,是对即存现象的一种归纳,虽然老还是好书,屡读屡有收获。
评分赞。豁然开朗。
评分很清晰地阐述了内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联系的手法,无论如何,不管设计师本人的性格如何,设计还是应该积极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倾向于活动的,交往的,亲和的,我是这么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