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咏怀》一诗谴责贵族青年缺乏思想,对生活采取冷漠态度。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当我还是一名公司男的时候,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本《当代英雄》。只知道这是本名著,而且很薄,属于差旅便携式。 于是,这本书跟着我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的峡谷雪山之间游荡了一个月。最后一程的滇桂线上,在火车隆隆中我看完了它。在阳朔休整的几天时间里,迅速重温了一遍...
评分我一直觉得,没有任何媒介和理由产生的惺惺相惜最容易感动人。比起那些比较权利,外貌,瞻仰短暂的激情得来的光明的未来的爱情更值得鼓吹。 所以我真的很痛恨毕巧林,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得到一个姑娘,就偷走了贫苦的人的爱马。阻拦了人马之间...
评分我是一个多余的人。这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大学读的是最无用的——哲学。并且,我晃荡了四年,在大学图书馆里别人看口译,看政治,我则趴在那里看东山魁夷的画册和荣格心理学。临近毕业,我也没找到工作,却莫名其妙开始上网,写博客。现在我工作三年了,干了三年老师的行...
评分首先要说,这个书名翻译的有问题。原文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其中Герой 相当于英语的 hero 也可以做 主角的意思 作者在序言也说了这个意思 我是学俄语文学专业的,专业课要求看的,暂时程度看不了原文,先看中文的 长大的以后,娱乐的东西太多,古典...
评分莱蒙托夫短短一生留下了唯一的一部小说,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恶魔”。毕巧林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为我们诠释了生活中的魔鬼是怎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他或者置友情于不顾,或者视爱情如游戏,通过一次次对友情、爱情的亵渎,来博得自己的一笑,通过打破一切...
如果认为仅此就足以成为英雄,那这不过是刻奇。
评分还用读完再打分么?
评分万圣一楼两块三一本你伤不起啊!!!欲购从速啊啊啊挺好看的,火车上一会儿就翻完了。
评分经典作品,喜欢
评分这个英雄很无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