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1954年生于北京,1970年在首钢当铆工,1973年参军,在军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在北京朝阳夜大学学日语,1984年毕业后在日本《读卖新闻》北京分社当日本记者助手,后到日本驻华大使馆领事部工作。1990年在北京一家报社任记者,1991年赴日本留学,曾在日本两所大学学习社会学和经济统计学,1997年3月回国。
这是国内目前惟一一部描述日本士兵回忆当年在华暴行及今日心态的域外札记。
中国两个普通人,写了两本普通的书,一个人常年在日本,采访了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另一个人常年在德国,采访了参加二战的德国老兵。这两本书的出版相差了很长时间,不过如果能放在一起看,会很有意思。 当然,这两者在写作心态上,肯定有很大差异,日本人无论是现在的认罪...
评分不得不说,作者观点很官方,很教材化;动辄给人扣道德的帽子,让人无法置辩,这不是理性讨论的态度,念在不是学术书籍的份上,姑且给三星吧~ 另:作者似乎文字功底欠缺,多处有语义不清和成语误用现象。如将为虎作伥和与虎谋皮合用……
评分闲暇时总是喜欢阅读些军事政治和国情的网文,因为我没有电视,又被网速限制得不得看网络电视。只能通过平面信息了解些一二。最常上的就是西路军事论坛,前天看到“成本华”的照片,以及一位作者对成本华身世的追寻;虽然最后无果,不过这种触动已经足够刻骨铭心。 看到被蹂躏...
评分闲暇时总是喜欢阅读些军事政治和国情的网文,因为我没有电视,又被网速限制得不得看网络电视。只能通过平面信息了解些一二。最常上的就是西路军事论坛,前天看到“成本华”的照片,以及一位作者对成本华身世的追寻;虽然最后无果,不过这种触动已经足够刻骨铭心。 看到被蹂躏...
评分闲暇时总是喜欢阅读些军事政治和国情的网文,因为我没有电视,又被网速限制得不得看网络电视。只能通过平面信息了解些一二。最常上的就是西路军事论坛,前天看到“成本华”的照片,以及一位作者对成本华身世的追寻;虽然最后无果,不过这种触动已经足够刻骨铭心。 看到被蹂躏...
写得挺有热情的,但是文笔一般。
评分写得挺有热情的,但是文笔一般。
评分初中
评分对抗贫困无路可退了,要激起成员的斗志。
评分这本书我印象里好像读的时候比1997年更早,但也许是记忆有了偏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