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現代化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海外中國研究 現代化 曆史 中國近代史 社會學 中國的現代化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中國
發表於2025-02-02
中國的現代化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穿著曆史的外衣,裝著是思想的身體
評分定量的現代化理論大勢已去。另,本書的翻譯值得誇贊。
評分14年齣瞭精裝版。雖然成書比較早(1980),總體上很成係統,主要啓發和價值在前半部分,特彆是對於民國以前的論述,越晚進要越浮於錶麵。還沒到1989,很多事情學者們還沒有看到。現代化真的是一件好事麼?也許並非好事,但不可阻擋。
評分有一個問題,現代化不是一個容易明確的定義。用馬剋思的觀點來看,生産力和生産關係,可是這書很籠統。每個時代都有現代化。其實書的假設如下,現代化一經在世界上任何一地展開,其影響便無可避免地滲及全球各處。說實話,個人認為很大篇幅都在沒有擊中問題的點。所以看完印象也不深。那就隨意吧= =
評分這本書比較傾嚮ZG,對他的客觀立場存疑。首先分析瞭晚清到底是列強扶植瞭清廷,還是推遲瞭中國製度性變革的進展。然後分析瞭前現代中國的政治結構,中國的政治製度並不是西方製度的失敗版本。“一些根本性的政治變革,在娘胎裏就被舊政治秩序那窒息一切的穩定性和倫理上的正當性給扼殺瞭。”在軍隊地位的變化方麵,類似湘軍這種團練,“在實際上就變成晚清政治權力中的一種與過去不同的新元素,而且它的進一步發展又聯係著另一個新的因素:西方在組織和技術上的先進性。同時還有一個更新的因素:即在省級範圍給軍隊籌晌找到瞭新辦法,因為省府能直接控製條約口岸的關稅收入,並對商業徵收新的‘厘金’稅”。這就給地方分權和軍閥主義埋下瞭伏筆。財政方麵,有清一代沒有進行過一次徹底的土地丈量,堅持低稅率和讓地方保留財富,從而增加攤派瞭糧稅和勞
羅茲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是中國、日本和俄國這類社會的相互對比與彼此理解,也兼及有關現代化與前現代的宏觀社會學比較,或者東亞與西方發展路徑的比較。著有《清代中國的人口與市場調解》等,編有《中國的現代化》、《東亞地區:儒傢遺産及其現代調適》、《日本對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迴應》等。
《中國的現代化》是美國一批著名學者近年研究中國現代化事業的綜閤性著作。它從晚清中國與西方交手並著手現代化說起,一直寫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從國際環境、政治結構、經濟發展、社會整閤和科技進步等五方麵,論述瞭中國現代化事業在晚清、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和解放後各個時期的起步、彷徨、動搖、發展、挫摺、再發展的艱難曆程。作者對於中國國內問題的探討,持論頗為客觀。對於想瞭解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現代化的讀者來說,《中國的現代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评述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难免对其中得失的点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近七百页的厚度,覆盖了从英使觐乾隆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诸多细节,可能由于多人写作的缘故,全书结构过分统一,内容重复也较多,有些翻译明显使用社会学词汇更好,这是较为遗憾的地...
評分本书的标题“中国的现代化”就足够大,试图“弄清楚中国社会中哪些因素有助于走向现代化,那些因素阻碍着现代化,并对现代化的发生的速率和模式加以评估”p.4 ,导论部分分别从政治结构、经济、知识和教育等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而通读全书后发现,其实这些问题...
評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路途及其在每个岔路中的失败,大概已经成为当下一门显学,罗兹曼及其小组以其社会学的视觉对中国现代化作出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清的统治之始到20世纪初,然后是20世纪以后.关于20世纪前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条件和失败,书中在经济,社会整合,教育及政治等方面列出...
評分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评述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难免对其中得失的点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近七百页的厚度,覆盖了从英使觐乾隆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诸多细节,可能由于多人写作的缘故,全书结构过分统一,内容重复也较多,有些翻译明显使用社会学词汇更好,这是较为遗憾的地...
評分这本书是1982年前写的,却预期按当时的发展势头,中国在2000年达到人均GDP700美元(后来实际是800美元吧)。当然中国后来发生的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很多80年代初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转机,现在看来是令人兴奋的,但是书中提到的从1970年代看的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来看人才选...
中國的現代化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