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于1824年1月8日生于伦敦,1889年9月23日死在伦敦。父亲是个风景画家。他12岁时随父母迁居意大利,三年后回国,就读于海伯里私立寄宿学校,曾在茶叶公司工作,后改学法律,在伦敦林肯法学协会当过律师。1847年,父亲死后,他才开始以写作为生。第一部作品是《威廉·柯林斯》传,不久就从事小说创作。一开始成绩平平,后来他结识了当代文豪狄更斯,成为莫逆之交,并为狄更斯主编的,当时最风行的杂志经常撰稿。他的长篇小说往往在这本杂志上先发表,然后出单行本。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小说,大都以侦破犯罪事件为题材,柯林斯即以此种小说蜚声社会,享誉30余年,但他作品虽多,而得以流传后世并得到肯定的仅有《月亮宝石》和成名作《白衣女人》两部。
一个突然出现的白衣女人孤独地伫立在月下的荒野中。沃尔特•哈特里物一开始被她吓一跳,但后来发现她非常害怕,头脑也不清楚,需要他的帮助。他温和有礼地同她交谈,陪她走了一段路,指给她前面应该怎么走。很快,她就又消失在了夜色里。
这次偶遇拉开了一连串事件的序幕,也把沃尔特、玛丽安以及她同母异父的妹妹劳拉、珀西瓦爵士和他的意大利朋友福科斯科伯爵扯进一个似是而非的谜团之中。而谜团的核心就是那个悲伤孤独的白衣女人——她的生活、她的过去还有她急于在死前揭开的秘密。
这是一个有关贪婪与邪恶、无辜与背叛、身份混淆与无情欺骗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爱情故事——爱情的开始是伤心和痛苦,好像没有任何出路,更没有任何希望和将来。但是,爱情不会轻易灭亡;它能够战胜离别与绝望,甚至死亡……
觉得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物的个性发展超出了作者的预期,从而产生了人物形象的不丰满和情节的突兀。 首先是玛丽的作用太巨大了。本来当是配角的她,俘获了读者的注意力,并将罗拉挤下了女主位置。本来当是优雅有气质的美丽女郎,在玛丽的光辉下,黯然失色。所幸华沃...
评分白衣女郎竟然死了 ……..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当然。其实书中情节很少如我所料的…….它们都在我的意料之外 我本来以为华沃特爱上的会是那个路遇的奇怪的白衣女人……. 但他爱上的是他的学生罗拉,我本来以为白衣女人实际上神志清醒,她被认为智商有问题(或者说精神有问...
评分读到第100页,我对小说目的不明的铺陈感到有些不耐烦;坚持读到第120页,我已经不愿意放下这本书,只想一口气把它读完:《白衣女郎》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一部慢热型的作品。 主观感觉,作者和译者随着小说的推进都逐步进入了状态。尤其是作者,小说的前半,华沃特与纪律师的叙述区...
评分没想到白衣女郎的作者居然在英国与狄更生齐名的作家,这本书的阅读趣味也是非常英国式的,优雅而含蓄的文字与情节铺陈,拼图式叙述,带领读者走进一桩可怕的阴谋。 虽然少了现代畅销小说的炫目技巧与奇特情节,这本名列100大推理小说的书,确实有它迷人之处,引尤其当你耐心读...
评分希望大家勿喷啊~讨论而已 首先,我看的是英文原版的,所以不存在什么译本的问题。 当时买是因为封面介绍是推理小说。 我还算是看了几本推理小说,当然以日系的为主,白衣在推理上实在有些单薄与不足。但是鉴于是较早以前的书,发展有些不成熟是肯定的。我想白衣之所以有较高的...
首先是一个英语老师为我做的推荐书
评分·553· 去年第一次借这本书,读了100来页觉得书太厚前途渺茫读不下去了,今年又给借回来了,小长假窝在家里看书,幸福感和成就感up up up~
评分·553· 去年第一次借这本书,读了100来页觉得书太厚前途渺茫读不下去了,今年又给借回来了,小长假窝在家里看书,幸福感和成就感up up up~
评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本书都很牛逼
评分作者写作的方式好特别,很有场景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