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傳統的法製史研究之外,嘗試以文化解釋的方法研究中國古代法,是第一部從文化解釋立場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作係統研究的論著。作者認為,法律的理念與實踐都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符號:“法律所揭示的,不僅是特定時空中的生活樣態,也是特定人群的心靈世界。
針對曆史研究中流行的科學主義和普適理論,作者強調其研究的“解釋性”和“辨異性”。作者重視觀念、且常常由語詞的辨析開始,但並不止於觀念和語詞,而是透過對觀念、語詞同經驗,實踐之間循環往復的解釋求取對曆史的瞭解。在這項開創性的研究中,古代法的傳統被置於廣闊的曆史與文化背景下內在地加以理解;製度和行為中的意義結構受到特彆強調;古代的思想與生活世界被力圖“同情地瞭解”;現代通行的概念和範疇時時被加以批判性地審視和運用。
本書處理的材料大多是人們熟悉的,它所討論的問題卻不盡如此。作者以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不但為法律史研究引入瞭新的學術資源,而且拓展瞭法律史的視界。
本書被版於1991年。1997年再版時,作者對原書作瞭全麵修訂,並且撰寫瞭“再版前言”。
梁治平先生的这本书是早期的作品,其于运用文化阐释的方式,着重对中国传统法律背后的文化进行探究,内容充实,尤其是材料丰富,让读者能在各种判例中领会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是一本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好书。
評分 評分 評分于昨日读完了这本400多页、13章的书,感觉颇有收获。为了将这种收获巩固下来,真正的化为自己的东西,特写此篇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纯黑的封面,很有法律的气质,而且作者的艺术协会委员的身份,也让我对这本书更加好奇,这本书会有多大程度上的艺术范,法律又如...
評分于昨日读完了这本400多页、13章的书,感觉颇有收获。为了将这种收获巩固下来,真正的化为自己的东西,特写此篇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纯黑的封面,很有法律的气质,而且作者的艺术协会委员的身份,也让我对这本书更加好奇,这本书会有多大程度上的艺术范,法律又如...
文化為綫索,以“去私”為根據
评分整理想讀。三年前就看完瞭。很好。
评分錯字太多瞭。
评分好久沒有看過這種從理念到理念的書瞭,不過學生時代讀的這些書對人的思維模式形成是有很大影響的。
评分錯字太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