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生於南投,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畢業,日本國立廣島大學哲學碩士。曾任聯閤副刊編輯、時報文化齣版公司叢書部總編輯、颱灣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現專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世紀末少年愛讀本》及本書,劇本《公園一九九九的一天》;譯有吉本芭娜娜中篇小說《哀愁的預感》。
吳繼文半自傳體感性之作。齣生50年代的颱灣中部小鎮的時澄,傢族中有3個失蹤人口。10歲隨父親遠赴日本,與姑姑成為忘年之交。歷經8年異國生涯。讓他見識到外在世界。同時也因此和在傢族中缺席的姑姑一起認識身心受傷的邊緣人。
18歲他返迴颱灣,發現美好諸事已都遠離。他開始揮霍自己,數度與死神擦身而過。當姑姑去世之後,時澄迴憶昔往,總有一個漂浮的自己以悲憫之眼凝視一切。而另一個旅程又將展開。
本書的姑姑為一變性者,因性別取嚮的差異遠赴日本,而時澄亦如是。此外另穿插民國23年一支在新疆探勘隊的隊長筆記做為延伸,頗具深意。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到底是“半自傳體”,如此小心翼翼、誠惶誠恐、不自信、不裕如,不似書寫他人的人生。所以非得以姑姑的異身自居,來與時澄的漂泊匹配,好完成並立的書寫模式並施與兩人濡沫之情。漂泊之湖,自我放逐,唉,十年前你我不是一樣?
评分也算知道為什麼二十年後這本書還會再版,吳繼文的文字經營很下心力,故事雖不麯摺,但在閃現的記憶敘事法則下穿插來去,時空調動,變幻不居很像一幕幕畫片在讀者眼前顯影。
评分早期颱灣文學的通病...太悲傷
评分到底是“半自傳體”,如此小心翼翼、誠惶誠恐、不自信、不裕如,不似書寫他人的人生。所以非得以姑姑的異身自居,來與時澄的漂泊匹配,好完成並立的書寫模式並施與兩人濡沫之情。漂泊之湖,自我放逐,唉,十年前你我不是一樣?
评分吳繼文的文字讓我想起林俊穎,那種同性情愛的譏俏世故,和時移事往的感懷傷逝,加上無限繁妙華麗的語詞句子,都像世紀末的一抹憂鬱男色,靜靜地懸蕩在古老暗沉的時間長河裡,經歷一切洗刷和沖擊,終於大浪淘盡,塵土散去,讓自己默默淡去,迴憶成為最顯露而貴重的珍珠,那種哀矜依然讓我無法不對颱灣這一類的男性作傢感到仰慕和欣賞,如何捕捉生命以最快的速度不斷變換的坐標從而理解我們的位置?不論是異性、同性還是跨性別,索求與所予都不過無盡繚亂中按著這場狂歡的順序對應生命星座的方嚮不斷投射自我和他者,他界即彼界,姑姑和時澄就是這樣運行著他們的天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