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

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程季华 编
出品人:
页数:535
译者:
出版时间:1963-2
价格:3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6012267
丛书系列:中国电影发展史
图书标签:
  • 电影史
  • 电影
  • 程季华
  • 中国电影史
  • 中国电影发展史
  • 电影发展史
  • 中国电影
  • 考研
  • 中国电影
  • 发展历程
  • 第二卷
  • 电影史
  • 影视文化
  • 中国影视
  • 电影研究
  • 影视艺术
  • 电影产业
  • 影像记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是第一次的、极为初步的关于中国电影历史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它就目前所可能搜集到的材料的基础上,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电影的历史发展,虽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归根结底,它也仍然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脱离这个一般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都不断地证明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断的正确。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三编 进步电影运动的新阶段和人民电影的兴起(1937年-1949年)
第六章 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服务(1937年-1945年)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中国电影界
一、电影界救亡团体的成立和《保卫芦沟桥》的演出
二、爱国电影工作者纷纷参加救亡戏剧工作
三、“中电”、“汉口摄影场”和纪录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新闻纪录片
第二节 武汉时期的抗战电影运动
一、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的成立及其意义
二、政治部的成立和抗战电影制作的活跃
1.“中制”在政治部三厅领导下进行工作
2.第一部抗战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
3.鼓吹抗战的影片《热血忠魂》及其问题
4.根据真实事迹拍摄的《八百壮士》
5.抗日新闻纪录片和鼓动片的大量摄制
三、国际进步电影工作者来中国拍摄抗日纪录片
1.约里斯·伊文思第一次到中国和他摄制的《四万万人民》
2.罗曼·卡尔曼对抗战中国的访问及影片摄制活动
第三节 相持阶段初期的影片创作和斗争
一、抗战形势的新变化和抗战电影运动的新发展
二、“中制”及其抗日影片制作
1.编导委员会的加强和制片工作的展开
2.宣传军民合作团结抗日的《好丈夫》
3.日本被俘士兵参加演出的《东亚之光》
4.反映湘北军民英勇抗战的《胜利进行曲》
5.描写附逆分子觉醒的《火的洗礼》
6.表现宣传队活动鼓吹军民合作团结抗日的《青年中国》
7,号召各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的“塞匕风云》
8.暴露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间谍》
9.纪录少数民族支援抗战的纪录片《民族万岁》及其他
三、“中电”的故事片和新闻纪录片
1.沈西苓最后的电影创作《中华儿女》
2.描写战时空军生活的《长空万里》及其他
四、西北影业公司的成立及其创作
1.反映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斗争生活的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
2.表现西北人民英勇抗敌的《风雪太行山》和《老百姓万岁》(未完成)
五、第二次反共高潮前后抗日影片摄制工作被迫停顿
第四节 贯注了新血液的南中国电影——香港
……
第七章 为人民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而斗争(1945-1949年)
第八章 人民电影的兴起和成长(1938年-1949年)
影片目录(1937年7月-1949年9月)
片名索引
人名索引
插图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原载于 1966年4月19日 《人民日报》 编者按:十几年来,在我国文艺界存在着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这条黑线,也贯串在电影事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中...

评分

原载于 1966年4月19日 《人民日报》 编者按:十几年来,在我国文艺界存在着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这条黑线,也贯串在电影事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中...

评分

原载于 1966年4月19日 《人民日报》 编者按:十几年来,在我国文艺界存在着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这条黑线,也贯串在电影事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中...

评分

原载于 1966年4月19日 《人民日报》 编者按:十几年来,在我国文艺界存在着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这条黑线,也贯串在电影事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中...

评分

原载于 1966年4月19日 《人民日报》 编者按:十几年来,在我国文艺界存在着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这条黑线,也贯串在电影事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中...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忍卒读,匆匆扫看

评分

各种意识形态,工农兵服务啊~~延安电影团啊~~文华是消极啊~~

评分

三天刷完,第一次系统读:1、电影出现之初即是中产的文化产品,题材以资产阶级的男女生活为主,左翼介入后依然集中表现小资的苦与乐,但渐渐有了大众主体出现。2、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左翼。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突破了文化上的围剿,当时最有创造力的文化人集中在左翼阵营,国民党搞文艺不行。3、夏衍既有政治意识,又懂艺术,“描写人物的成长和觉醒,考虑事实的必然性与人物的环境生活基础”。4、左翼电影批评在敌人的心脏里战斗,于今天的文化氛围有很强的参照。5、田汉有由唯美主义而到革命的过程,可见唯美之梦破灭后,尚有出路。6、二三十年代电影里女性的恋爱婚姻从来不是终点,今天的主流舆论仍要女性嫁人为出路,问香雪如何走出大山,四个班都答曰嫁人。7、文学易有“纯”的幻觉,电影却是综合各方的产品,必要考虑生产

评分

给一星不是政治偏见,而是恨剧透,电影史通篇剧透的写法真的好么?还让人看电影么?

评分

第二卷比第一卷更加政治化的电影批评,可取之处在于:也许是临近新中国成立的电影保存得较为完好,作者得以详细地观看而后进行了翔实之影片批评。总的来说,当下中国的落后并不在于取西方之奇技淫巧的“洋务”。作为当代世界电影制作与消费的头号大国,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影史,而诸多电影专业教育还要采用这样一本时代局限明显的教材作为必读书目,实在让人尴尬。以国史代替影史,以政治化的审美批判代替电影与艺术的批评,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使得本书的艺术与影史内容篇幅受限。期待中国有朝一日诞生自己真正的影史,将电影还予电影,以艺术来讨论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