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问世于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十四年),在这一年里,有好几位后来一度影响学问思想界的大人物出世,比如,德国的韦伯、英国的霍布豪斯、西班牙的乌纳穆诺以及后来成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之一的席勒。这些人物无不表明,那个时候,欧洲的学术思想正前浪推后浪地向现代化迈进,与现代“学术规范”接轨。 而本书却似乎不合时宜地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宗法”制度,全书共分五卷,前三卷依“信仰”—“家庭”—“城邦”的顺序论述古代的城邦政制,从而表明,古代的城邦政制基于宗教信仰和家族制度;第四卷论述古代的“平民革命”,第五卷论述古代城邦制度的消失。
栖居的亡魂与亲族的祭献 在斯宾格勒眼里,文明如同人类同样有生老病死,薪火相传。文明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凡人能做的唯有在破灭之际,向远方抛出漂流瓶,寄希望于新的沃土。一如人类最古的两河文明,其种子落在黎凡特以西,于是有了被称作古典文明的古希腊罗马社会。 古典世...
评分将宗教置于“古代社会”的核心,可以说是对启蒙学理的拨乱反正,和完全无视宗教的孟德斯鸠对比之下,显得充满说服力。和韦伯、麦克卢汉等人对社会变迁的论述结合起来看,有助于拓宽现代学术过于细化局限的视野,而且为麦克卢汉天马行空的论断提供了论据。 不过这本书的弱点,一...
评分将宗教置于“古代社会”的核心,可以说是对启蒙学理的拨乱反正,和完全无视宗教的孟德斯鸠对比之下,显得充满说服力。和韦伯、麦克卢汉等人对社会变迁的论述结合起来看,有助于拓宽现代学术过于细化局限的视野,而且为麦克卢汉天马行空的论断提供了论据。 不过这本书的弱点,一...
评分 评分栖居的亡魂与亲族的祭献 在斯宾格勒眼里,文明如同人类同样有生老病死,薪火相传。文明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凡人能做的唯有在破灭之际,向远方抛出漂流瓶,寄希望于新的沃土。一如人类最古的两河文明,其种子落在黎凡特以西,于是有了被称作古典文明的古希腊罗马社会。 古典世...
不可不读之书
评分也就这样吧……
评分二读。刘小枫先生写于中译本序言:“在施特劳斯眼里,《古代城邦》和梅因的《古代法》(1861)简直就像是柏拉图《礼法》的注疏,尽管这两位古史学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评分大意:家庭宗教的衍生形成了城邦,这种宗教的解体标志着城邦解体。但我怀疑是否宗教真的在城邦形成中有这么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也就这样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