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校詁叢稿

荀子校詁叢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李中生

基本情況

男,1954年9月齣生,湖南祁陽人。中文係副主任。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就讀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係本科;

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攻讀中山大學中文係訓詁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6年9月至今,任教中山大學中文係。

學術專長為訓詁學。

開設課程

本科:古代漢語(必修)、古代典籍導讀(必修)、古典文獻基礎(選修)、《荀子》選讀(選修)

碩士:訓詁學、先秦兩漢專書選讀、傳統語文學

主要著作

《荀子校詁叢稿》,廣東高等教育齣版社2001年

《中國語言避諱習俗》,陝西人民齣版社1991年

《中國語言避諱習俗》(韓文版,更名為《言語禁忌與中國文化》),1999年

主要論文

《年字的分化——說年、秀、禿》,《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段玉裁與金石銘刻之學》,《學術研究》,1988年第3期

《“贄”“幣”辨》,《學術研究》,1990年第2期

《小議楷書中的變筆錶意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楷書中的改形字》,《中山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荀子〉校釋商補》,《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

《〈詩〉“既醉以酒”辯正》,《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1期

《〈荀子簡釋〉注釋中校改意見的疏失》,《文獻》,1994年第4期

《據注誤校〈荀子〉例釋》,《古籍研究》,1997年第3期

《略論〈荀子〉的詞義“說”“辨”及其對後世訓詁學的影響》,《中山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荀子〉文句異例誤校舉例》,《中山人文論叢》第一輯,颱灣高雄復文齣版社1997年

《〈儀禮〉簡本劄記》,《文史》,第45輯

《〈荀子〉楊倞注評議》,《古籍研究》,1998年第4期

《從〈荀子〉的兩處比喻看修辭與訓詁》,《修辭學習》,1998年第6期

《從王先謙〈荀子集解〉看清代訓詁學的得失》,《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2輯,廣東高等教育齣版社1999年

出版者:廣東高等教育齣版社
作者:李中生
出品人:
頁數:278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01年
價格:18元
裝幀:21cm
isbn號碼:978753612562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荀子 
  • 音韻學 
  • 諸子學之荀子 
  • 諸子學 
  • 諸子 
  • 語言學 
  • 諸子 
  • 論文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李中生的《荀子校詁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齣版社,2001年)是作者1991年至1998年《荀子》校釋論文的匯集,共收論文11篇,約22萬字。其《讀〈荀子〉劄記》一篇有校釋箚記250條,發明甚多。其論楊倞《注》、王先謙《集解》、王念孫《雜誌》、梁啓雄《簡釋》的諸篇,在荀學研究史上,意義尤深。李氏認為:清以來的注傢有兩個較為普遍的缺陷。一是重訓詁而輕義理。二是隻注意由字詞到句,然後到全篇之義、全書之旨的一麵,忽視瞭由全書、全篇之義旨及用詞特點到某句、某字詞的另一麵。對王念孫《雜誌》、王先謙《集解》得失的檢討,就是從這一觀念展開的。這一認識,在清代學術史的研究上算不得新鮮,但在《荀子》校釋方法的討論上,卻屬少見,有糾偏之功。對清人,特彆是後來的梁啓雄《簡釋》輕易校改《荀子》,李氏既提齣瞭嚴厲的批評,又分析瞭其誤校、誤改的方法論原因:在利用本篇前後文字進行論證時,忽略瞭還需從整部書的義理和用詞造句來融會貫通;在利用他書或類書的引用來比勘時,忽略瞭他書或類書的引文也會有省改的情況;在利用古注來改動原文時,忽略瞭古注與原文所存在的一些特殊對應關係;在利用古人行文的常規句法進行校對時,忽略瞭古人行文的文句異例。這些分析,是實事求是的;而其具體的校釋工作,也大多是成功的。他與駱瑞鶴,可以說是大陸50多年來《荀子》訓詁考釋工作的雙子星座。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