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筆名字文鞦水,1971年生。14歲從天津13中學直接升入北京大學西語係讀英美文學專業,1989年畢業。1991年獲得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此後分彆在柯蓋德大學和康奈爾大學任助理教授,現任教於哈佛大學東亞係。齣版作品有《愛之歌》(詩集,1988),《生活的單行道》(散文集1993),《鞦水堂論金瓶梅》(2003),《塵幾錄:陶潛與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曆》(閤譯,1988),《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2001),《他山的石頭:宇文所安自選集》(2002)。現正緻力於梁朝宮廷文化研究。
本書通過親身遊曆和直接體驗西班牙所遺留的古代阿拉伯文化遺産,以及對於古代摩爾人在西班牙的王朝興替等曆史史跡和阿拉伯相關優秀文學遺産的翻譯和解讀,作者把對西班牙南部曆史名城"赭城"的遊曆變成瞭一次旅途中的旅途,從現實中的地理的旅行進入瞭曆史與文化的深層文本旅行。並配以相關精美的藝術與曆史遺跡的圖片,使得本書成瞭一場活色生香的文字的盛宴。作者少年即負詩名,文字精緻老到,譯筆(包括散文和詩歌)天衣無縫。實為文字之美的生動展示。
从柯尔多巴清真寺到塞维拉,再到赭城。一路惊叹。 写赭城的书不在少数,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并不单纯是一本游记。作者把更多的笔墨给了那些诗歌和艺术。读它仿佛读诗集,穿插在其中的细密画也恰到好处。 想起张承志在这片安达鲁西土地上收获了“没有胜者,唯有安拉”,...
評分我得承认,自己看这种学术味道较浓的文章还是缺乏求知的耐心的。 书的装帧/摄影/译诗很美,这,我能看见。 作为游记,就比较难以从中得到城市的味道,信息,有的只是历史,和小田与年纪不相符的老成气味。她是如此年轻,可是感觉像看余光中之类的前辈味道,特别是具体描述他们...
評分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是田晓菲。06年1月的某天,以速读的方式翻阅某期的《南方周末》,一篇名字叫“幽暗的树林”的文章把我扯来定住。阅读和爱情一样,也需要缘分,之所以这样一篇放在偏僻角落的文章能够吸引我,只是因为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在三十五岁的那一年,我发现自己...
評分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是田晓菲。06年1月的某天,以速读的方式翻阅某期的《南方周末》,一篇名字叫“幽暗的树林”的文章把我扯来定住。阅读和爱情一样,也需要缘分,之所以这样一篇放在偏僻角落的文章能够吸引我,只是因为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在三十五岁的那一年,我发现自己...
評分技术性太强的摄影容易让人迷失于外物,放进书里更会喧宾夺主。田晓菲的《赭城》,倒是因为丢了一堆照片才起的头,偶尔夹杂的影像也十分自然,让我隐约惦记着将来的小书里又可以添一门种类。翻过书身,封底印着伊塔米德千年之前的诗句:“我要你,我的爱,像疾风一样到来,来...
赭城是個好名字~扉頁上那句“這部書,我把它獻給所安:我的旅伴”實在是太美好瞭~~
评分作為遊記,關於風物與體驗的描摹實在匱乏,作為文化譯介型讀物,又隻能大篇幅地引用詩文和轉述相關著作,畢竟作者也不是這方麵的專傢。對我這樣的外行來說固然還是很長見識的,但總覺得定位上有點不尷不尬。
评分作為遊記,關於風物與體驗的描摹實在匱乏,作為文化譯介型讀物,又隻能大篇幅地引用詩文和轉述相關著作,畢竟作者也不是這方麵的專傢。對我這樣的外行來說固然還是很長見識的,但總覺得定位上有點不尷不尬。
评分西班牙式的愛與死濃得化不開。“我要你,我的愛,像疾風一樣到來,耕耘我的身體,至少給它三次灌溉。”
评分語言方麵由於是女人寫的,比較細軟,還老大不適應。但是對於安達盧西亞地區3個城市的細部描寫還是很好看的,作為對林達《西班牙旅行筆記》的一個補充。引用的古詩歌和華盛頓歐文的文章非常美麗。後麵的年錶也很管用。而我竟然,一天半時間就看完瞭,在被窩裏看著看著迎接瞭新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