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 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 月19 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府哥伦布。22 岁完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29岁瘫痪。除了《心是孤独的猎手》,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没有指针的钟》等小说。其中《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所评出的“20 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列第17 位。1967 年9 月29 日麦卡勒斯在纽约去世,时年50 岁。
《心是孤独的猎手》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麦卡勒斯以她独特的手法写的美国南方小镇,写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写午夜的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徘徊于孤独的人们,写黑人对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写那些期望于改革的人,疯狂绝望却又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的决心……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至的故事,在那些灰暗的天空底下,那个温和的聋哑人用他的孤独预示了美国这样一个狂乱年代的变更。没有人能摆脱掉孤独的影子,至死方休。 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与读外国小说相比我还是喜欢看外国的电影,必竟影像比小说更能让人理解。我所读第一本外国当代小说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记得当时读到男女主角欢娱的场景时面红耳赤的样子。读过最多的外国小说便是日本的小说,可能是它归属于东方历史文化之范畴易懂的原故吧。喜欢渡边...
评分最近我渐渐生出一些疑惑,在文艺创作中,年纪和阅历究竟是不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呢?是不是只有仿佛活了很久很久的长者,在开口谈论人生啊其实是这样时,才不会被人当做无病呻吟的笑料?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的过程中,我都感觉到了某种“刚刚好”的...
评分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心是孤独的猎手。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这本小说。作者名叫Carson McCullers,生于1917年,死于1967年。这部有着非常忧郁名称的小说,如她的题目那样,充满了生活中,毋宁说,是时代中孤独者的代表。阴郁,宅心仁厚的咖啡馆老板比夫,每夜都会通宵...
评分思维不在一个维度上的人,沟通大多时候也是徒劳无功。有很多话想讲,话到嘴边还是算了,对方未必能懂,甚至未必想听。我终于能够体会麦卡勒斯所说的那种孤独,那是一种即便朝夕相对,也无法理解彼此的状态。于是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亲密。 在不用说话的时候,一切都挺美好的。
评分中英双语版,只看了中文版。美国南方小镇深入骨髓的孤独与悲凉。心是孤独的猎手。我愿做一个哑巴,认真倾听,而不倾诉。
评分半个月居然才读了一本书=。=
评分她对话语的描写 是我从未曾见过的 而且我也从没有想到过可以如此来描写语言的形成
评分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各自不被周边理解。他们各自找到上帝。他们各自向上帝倾诉。他们一起失去了上帝。上帝的上帝把上帝抛弃。上帝把自己放逐。其实没有上帝。没有诉说。没有理解。他们倒出去的东西,只是蒸发在了空中,变成另一种看不见的孤独。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说出去的东西有多少被人理解。那些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树荫斑驳的午后、满天星光的深夜倾吐的话语,可能并没有去向另一个人心窝。但如果没有上帝的视角,我们都以为它们有所终,是不是更好呢。
评分好像交响曲,把同一主题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呈现。小说里的人物看上去息息相关,实际上彼此间从未了解。故事情节并不强,细节精致,但整体性稍逊,读这本书考验的是耐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