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维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但维吉尼亚本人身体不好,且有神经病的底子。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这方面的小说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间》(1921)、《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书。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1925)和《普通读者二集》(1932)等书之中,此外,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女权问题论著《自己的一间屋》(1929)。
1941年,维吉尼亚在乡间的住所写完了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便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之中。于是将自己勤奋写作的一生结束在一条河流之中。
这本书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主要内容有: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字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连日来伍尔夫看得尤其欢畅,再邀一支歌来伴奏,反复反复的,却不厌,发觉只在陷入。这其实在说喜爱伍尔夫的随性之余也免不了要感激译者的通达,使整个阅读过程没有纠结,偶尔的小词小语陷阱反而成了小布景,零星又闪烁微茫。 她的“闲暇,一小笔钱,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理论...
评分或许她是第一个用女性视角审视自古至她那个时代的书和写书人。她说,女人写书的时候不要带着不平,愤恨,委屈,不要因为自己的性别而有所抱怨,否则便不能发挥完全的才华了。 她站在自己的世界里,语气坚定的发表对书和人的评论,不甚关心周围。 看完这书,觉得就像是和一个固...
评分1.关于读书,凭天性,不被权威左右,保持读书的独立性。 2.读者的角色有二:一,作者的合伙人和同谋,体会作者想要给予的东西;二,做个审判官,评判书的优劣,需要一定阅读量,能够把书分门别类。 3.读小说,像看建筑,需要亲自去构建才能体会语句构建的复杂性。需要敏锐的...
评分开篇就看到这样一句: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看完之后感觉没必要看了呢,说到底不管学什么看什么都是要自己分析得出自己的想法。 她还有个观点我很认同,想了解小说家创作...
评分女人的一切是对照男人得来的,男人的一切也应该对照女人而来。但现实是男人的一切是男人决定的。在伍尔夫的时代,男人们或者把女性当作非人来描述--精灵、天使等等,或者认为"即便最优秀的女学生,其智力也不及最劣等的男学生."伍尔夫对此嗤之以鼻--她本身就是最好的反证. 伍尔夫...
她仍如孩童一般有赤子心态,读书是她最喜欢的游戏;同时又像一个最理性的批评家,自信而不盲目;又如同一个最诚恳的读者,绝不吝啬赞扬,也决不容忍错失。
评分一个可以让人顶礼膜拜的女人。或者说,人。
评分她仍如孩童一般有赤子心态,读书是她最喜欢的游戏;同时又像一个最理性的批评家,自信而不盲目;又如同一个最诚恳的读者,绝不吝啬赞扬,也决不容忍错失。
评分关于读书和作家的看法,很多都感同身受。不容易。
评分我一直认为外来文字撰写的东西还是读原稿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