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德·圣-艾克絮佩里(1900-1944),生于法国里昂一个传统的天主教贵族家庭。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服役。1926年加入拉泰科雷公司,开始邮航事业。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返回法国参加抗德战争。1940年流亡美国。侨居纽约,埋头文学创作。1943年参加盟 军在北非的抗战。1944年圣艾克絮佩里起飞执行第八次飞行侦察任务时失踪,一去不返。他的代表作有《南线邮航》、《夜航》、《人的大地》《战争飞行员》、《小王子》、《堡垒》。
《夜航》曾获法国费米纳文学奖。夜幕降临,三架邮政飞机同时从巴塔戈尼亚、智利、巴拉圭向布宜诺斯艾利斯飞来,航线的里维埃在机场张地指挥。由法比安驾驶的飞机途中遇到特大暴风雨、被放风刮到大西洋上空,最后汽油耗尽。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意义却含蓄深刻、不仅仅是在讴歌人类航空事业的先驱者、更是在探讨行动的价值,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在为此书作序时所说:“人的幸福不在于享有的自由而在于承担责任。我特别感激作者阐释了这个真理。”
《人的大地》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英译本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本书优美隽永的文字怀念事业上共同奋斗的同事——梅尔莫兹跌落在四千米高的白雪皑皑的悬崖绝壁之顶,困了两天两夜,修复了摔坏的飞机,奇迹般地飞离了险地。吉约梅迫降在终年冰封零下四十度的安第斯山,凭着顽强的意志,像蚂蚁一样走了五天五夜,从死神怀抱中夺回自己的生命。圣埃克絮佩里和机务员也曾跌落在利比亚沙漠,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碛上东奔西走、终于获救。全书没有连贯的情节,漫谈航线、飞机、星球、绿洲、沙漠,最后深入探究贯串全书的主题——人和人所生存的大地。
原来,法语课本里的那句相当暧昧的名言«Aimer, ce n'est pas se regarder l'un l'autre, c'est regarder ensemble dans la même direction. »居然是描写兄弟情的。 极度喜爱小王子,而这种喜爱又是朦胧意会的。这本书更像是小王子的注解,哲思性的语言像是从B612星球投...
评分08年某个燥热的夏天夜晚,我趴在床上用一小时(或许都不到)的时间,看完了安东尼那本影响了全世界的作品——《小王子》。 或许是还处于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年龄吧。读完书以后只觉得对那朵遥远星球上的玫瑰心生无限的羡慕,还有小王子的告别生出无限的惋惜。 除此种种之外,...
评分20世纪70年代初。华北平原的一个乡野。冬天。我的包里有一部《人的大地》,原版袖珍本,作者圣埃克苏佩里。那时并不十分清楚,他是法国的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记得50年代在上海旧跑马厅参观一个文化展览,展厅墙上并列着莫里哀、雨果和其他几位作家肖像,其中一位好似叫这个...
评分每个认识圣埃克苏佩里的人,往往都是从他的《小王子》开始的。这一本写给孩子,更是写给大人的书,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时至今日仍未减退。“小王子”就这样默默的陪伴着一代代人的成长。 或许,我们从未想过追溯“小王子”究竟如何来到圣埃克苏佩里的文字中的...
评分小王子的作者的另一本书.关于飞行、寂寞与勇气、还有遗失的童年。 很偶然的买到,然后一口气读完。觉得非常非常亲切,美丽的文字,想必出自同样美丽细腻的心。“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朝星星的方向飞。”以前懵懂的读小王子,狐疑和惊异,现在再看这本书,明白白云之上,有一...
其实就是风沙星辰另外一个翻译版本,翻译风格完全不同,看个人爱好吧
评分人的大地比夜航好看,好像一下子懂得了小王子是怎么来的,但是这种铺陈写法儿的问题坦白说我并不是很适应,前面看得有点困,后面才渐渐觉得蛮好。。。话说看他们在沙漠里迷路那一段,看得我渴S了。。。跑去喝了好多水。。。囧
评分脚下深深扎根于大地,灵魂却使出全力向上伸展,圣埃克苏佩里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他的心是细腻敏感的,可偏拿自己往最粗粝的磨刀石上去磨,在作者心中,唯有这样才不负生命吧?
评分随着他的诉说而飞翔。
评分封面的凌乱丑陋堪称一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