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
——王小波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十年一梦只因你 ——王小波十周年祭 还没写过祭文,第一次写给你。 遇见你是多偶然的一件事——刚走进大学,16岁的我选了一个今天看来有些奢侈和无用的专业,中文。兴高采烈的走进图书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欣喜,曾发宏愿,要把图书馆五...
评分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想起一句话: 一个人不可能知道,他所置身...
评分 评分王小波死的时候,据说墙上有许多他挣扎时留下来的牙印,这样的结束有着不言而喻的痛苦。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受着王小波的影响,读他的作品,试着像他一样生活。 王小波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他死后的若干年里,自由派开...
评分在任何一个所谓圈子里,不管它是什么圈,艺术圈也好,文学圈也罢,甚至是猪圈,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异类。王小波笔下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便是这么个异类。 说它“异”,自然是有原因的。在这个生活都被设置好的猪圈里,所有的猪被赋予的使命便是长肉或是配种,猪们倒也知足...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写的真好,但他的杂文看久了就是一个腔调,最关键的是连形容词都不带变得。癔症和扬尘舞蹈频率最高
评分看完王小波的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个杂文集我不大喜欢。里面多篇文章都与他的另一个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重复,而且也写得不太好。仅仅有若干篇可以引发共鸣,例如《海鸣威的<老人与海>》。多篇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是重复的,显得很累赘。想看王小波的杂文,只看《沉默的大多数》就可以了。
评分小时候就喜欢。很多时候,我们还不如一只猪。
评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评分「当一切都趋于平淡,人类进入了哀乐中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