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生于1946年,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为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
作者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其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许多人对《狼图腾》赞誉有加,最近还被拍成了电影,我分三次终于勉强看完了这本书,直觉上觉得很不感冒,可是还是努力发掘其中的优点,我的态度算挺端正的了。 首先作者极力描述草原的秀丽风光,文笔细腻,可并不代表就是精彩,甚至有些累赘,不过那么用心地写,没有功...
评分仅作为动物观察笔记来说尚可,如视为小说或其它文字就变得让人大倒胃口。作者对历史及人文的浅薄了解与牵强附会地解说,实在是让人觉得犹如看到一头小羊在拉无比沉重的大破车那么让人不忍再看。
评分《狼图腾》这么火,纯为书商炒作,支持本书的朋友请发送短信Wolf365,移动用户发送到777888,联通用户请发送到888777,您有机会获得万元大奖,更有机会“与狼共舞”...... 抛开上面的玩笑,我对本书基本观点:资料上的瑰宝,文化上的窝头,思想上的垃圾! ...
评分仅作为动物观察笔记来说尚可,如视为小说或其它文字就变得让人大倒胃口。作者对历史及人文的浅薄了解与牵强附会地解说,实在是让人觉得犹如看到一头小羊在拉无比沉重的大破车那么让人不忍再看。
评分《狼图腾》这么火,纯为书商炒作,支持本书的朋友请发送短信Wolf365,移动用户发送到777888,联通用户请发送到888777,您有机会获得万元大奖,更有机会“与狼共舞”...... 抛开上面的玩笑,我对本书基本观点:资料上的瑰宝,文化上的窝头,思想上的垃圾! ...
烂书一本。文字枯燥说教、思想贫弱无力。尚不及“大学本科”BBS上灌水的水准。
评分垃圾~典型的种族论,垃圾~
评分曾经觉得特别好看的小说,现在回想一下其中的论调,却是非黑即白的种族决定论,对农耕民族大加丑化、鞭挞,对游牧民族极力歌颂,实在有失公允。
评分没有早扔垃圾箱里后悔至今~当茶杯垫都嫌厚~
评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这部小说,不过我是很讨厌这部书的,我很后悔买了他。浪费钱,我对文中的故事一点也不感冒,对文后所谓的历史分析也深不以为然。故事十分的无聊(至少按照我的标准来说)硬着头皮读了百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至于他文后的历史分析,半真半假,更像是一种政治宣泄而非公正的历史评价,给我一种贬低民族性的感觉。我不认为中国人缺少狼性,你看看我们的各级ZF,官员做的那些事情,这话你还真说得出口,至于民众,我们曾经有过血性挥洒的年代,结果如何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