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生于1946年,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为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
作者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其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读书,有时候还真的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啊。这部《狼图腾》就是在中国最混乱的那个时期大背景下,所描写的一部关于狼的精神图腾的故事。 一 书中不乏很多关于对中国历史和政治变革的思想观点。特别是最后一篇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几乎把我早已忘记的初高中历史课本从头到...
评分线索 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 [原创追文] [转载追文] 已挖(4) 征集(5) 挖文奖(50)币/文 原文奖(100)币 白银线索 奖途币? 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儒家思想阉割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了吗? NaDa(NaDa) [09/18/2008 22:48:41] 顶起 16 米 , 拍了 0 吨 , 点...
评分04年,一本名叫《狼图腾》的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不到一年半,发行量已经破百万,并持续畅销,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一时间,媒体炒作,民间跟风,甚至学术界也不甘寂寞,引发了一场关于《狼图腾》现象的大讨论,这本书及其主题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焦点。04年那时...
评分铁木真狼性远胜希特勒 深批<狼图腾> 不妨这样对比 希特勒的理论雅力安是高等种族,是犹太,斯拉夫等种 族是劣种。二 战最严重受害者是犹太人,应该说被奴役和屠杀的都有。如果 时间在长,的确会被灭绝。而纳粹对其他民族和国家是征服和奴役成份多。 铁木真的指导方针可以...
评分强忍着将这书丢进垃圾堆的恶毒想法看完了这本卖得很火而且两个以上的人向我推荐说这书相当不错的《狼图腾》,其间我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阅读姿势让自己耐心地看完:有盘腿打坐式,有卧佛式,有马桶上的骑马蹲裆式,就差没有拿大顶了。为的是压制我心头不断涌起的疑问,这书写的是...
这本书出版后争议颇多,不劳我细说,我看来,如今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性格颇为软糯,需要点狼性,而组成社会的人的个体,大多数又有种虚热的刚愎浮躁的戾气,若然再添点狠劲,恐怕要出事故,诚然,书中的狼图腾不是上边所说肤浅的暴戾与狂躁,但是在如今浮躁的社会,恐怕没几个人会静下心思考究竟狼图腾是什么精神,被滥用的可能远大于发挥积极意义的可能,令人怆然,另外,那群造反派和红卫兵对草原生态,对黄羊,狼,天鹅等等族群的灭族性屠戮,让我整整一天食不下咽,心情郁卒到极点,无知不仅可怜,而且可怕啊
评分能把成吉思汗当成民族英雄,自然也能把本书推为经典。
评分扭曲的历史观,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令人反感与作呕
评分鼓吹狼的性格造就了游牧民族的性格,有些地方实在是太牵强了。蒙古人攻城略地把投降的人也杀个精光,难道这也是狼的精神?还想把农田都弄成牧场,还是耶律楚材劝说让俘虏做奴隶能捞到更多实惠才罢手。本书是典型的教科书式小说,文学上并无太大价值。作为畅销书来读倒是很吸引人,引人入胜。我觉得这书讲食物链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倒是非常到位,对草原沙化的后果怅然若失,这个才是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这种故事组织水平,文笔和漏洞百出的逻辑,如果是登在故事会上的口述类志怪故事还是可以接受的,成为畅销书也可以理解。豆瓣评分这么高就完全不理解。整个就是一个拙劣的洗脑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