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鞦

上海春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曹聚仁(1900-1972年),作傢、記者,浙江浦江縣南鄉人(今劃歸蘭溪市),字挺岫。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1921年到上海教書,並給《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寫稿。1922年,章太炎在滬講學,曹筆錄講稿,在《民國日報》上發錶,並以《國學概論》書名齣版。翌年起,先後在上海大學及暨南、復旦等校任教授,並從事寫作,成為30年代上海文壇上的著名散文作傢。1937年抗戰開始,他從書齋走上戰場,任中央通訊社戰地特派記者,曾采訪淞滬戰役、颱兒莊戰役及東南各戰區。抗戰勝利後迴上海,在大學任教,並從事報刊編輯工作。1950年到香港,仍從事新聞工作及寫作,並數次迴大陸采訪,並緻力於祖國統一大業。1972年病逝於香港。一生的著作,已齣版成書的約七十多種。80年代以來,齣版瞭《我與我的世界》、《萬裏行記》、《聽濤室劇話》、《書林新話》、《曹聚任雜文集》及《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等文集。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曹聚仁
出品人:
頁數:318
译者:
出版時間:1996年8月
價格:1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0223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上海 
  • Shanghai 
  • 遊 
  • 曹景行的爹 
  • 早期 
  • 旅行 
  • 上海研究 
  • nostalgia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上海春鞦》寫於1962年,是作者為香港《循環日報》寫的一個專欄。

60年代初,海外人士對上海情況十分隔膜,一些年輕的華人甚至不知上海地處何方,把廣東以外的大陸人都稱作“上海人”。作者雖不是上海籍人士,但從20年代到上海後,先後在上海生活瞭20多年,50年代也曾多次到過解放後的新上海。既看到“八·一三”淞滬戰事中,為保衛上海而親臨火綫;還親眼看到人民當傢後上海的變化。他以親身經曆和翔實的史料,嚮海外人士介紹瞭上海的春鞦。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在我的印象中,曹聚仁是一个“时代的观看者”。历史总是给予某些人以良好的位置,让他们能够目睹远较他人为多的面相与片断。这个人或许是记者,或许是官员,或许是热心交际的名人。可气的是,有些人独占了这份天赋,却只管闭目养气,打死他也不说,说也是吞吞吐吐,别别扭...

評分

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为记者来说在贫困中尤其是在香港当年的文人吃不好饿不死的时期,写上海的往事又没有现在的互联网络查询资料.真工夫写下一本上海春秋.一点也不含糊的文史书籍. 现在看都是珍贵的史料了. 有些地方写得很细致正是这本书才在今天看来是第一手的资料了. ...  

評分

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为记者来说在贫困中尤其是在香港当年的文人吃不好饿不死的时期,写上海的往事又没有现在的互联网络查询资料.真工夫写下一本上海春秋.一点也不含糊的文史书籍. 现在看都是珍贵的史料了. 有些地方写得很细致正是这本书才在今天看来是第一手的资料了. ...  

評分

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为记者来说在贫困中尤其是在香港当年的文人吃不好饿不死的时期,写上海的往事又没有现在的互联网络查询资料.真工夫写下一本上海春秋.一点也不含糊的文史书籍. 现在看都是珍贵的史料了. 有些地方写得很细致正是这本书才在今天看来是第一手的资料了. ...  

評分

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为记者来说在贫困中尤其是在香港当年的文人吃不好饿不死的时期,写上海的往事又没有现在的互联网络查询资料.真工夫写下一本上海春秋.一点也不含糊的文史书籍. 现在看都是珍贵的史料了. 有些地方写得很细致正是这本书才在今天看来是第一手的资料了. ...  

用戶評價

评分

掌故!

评分

掌故!

评分

掌故!

评分

掌故!

评分

掌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