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令人绝望,又催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暧昧的伦理学态度。暧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职业,他的主题,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间,他的只言片语,都是不确定的,都是难以分类的。真正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博学、才华和敏锐的辩证融会,正是这种融会,留给了20世纪一个巨大背影和一个思考空间。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边境小镇自杀,这个小镇也是三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后,历尽艰险,从此处脱身去法国的地点。
稀里糊涂之间走进了Benjamin的单行道,因为一个知名书店的名字。 书的封面还看得过去,有时候照片远比那些彩色的几何图形出彩,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是那些简单抽象的几何图形所不能替代的。封底关于书籍和妓女的类比确实很精彩,但是否不太大众?不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下半...
评分尼采说,有些人要等到死后才出生。瓦尔特•本雅明就是这样的人。本雅明1892年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德裔犹太人,一个成功的古董商。本雅明曾先后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尔尼等大学研究哲学。27岁时他获得博士学位,但后来他试图以《德国悲剧的起源》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教...
评分我们为什么要深沉的智慧?为的是把周围的一切看清楚,却不说出来,继续观赏的乐趣,也避免上帝发笑。在聪明的回廊里,我喜欢多转几个圈。
评分太可怕了。 没读过他的论文而直接读这个,宛如通过《引诱者手记》去观察克尔凯郭尔,对于本雅明的思想得到的将会是相当错误的结论。 不过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乎这个……我是说,他们无所谓自己读到的是否真实。
评分稀里糊涂之间走进了Benjamin的单行道,因为一个知名书店的名字。 书的封面还看得过去,有时候照片远比那些彩色的几何图形出彩,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是那些简单抽象的几何图形所不能替代的。封底关于书籍和妓女的类比确实很精彩,但是否不太大众?不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下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