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出走
契诃夫,俄国文学大师,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写下了伟大的经典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和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在小说家、剧作家之外,契诃夫完全可以担当得起人类学家这个称号。1890年,他前往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岛考察萨哈林苦役区。考察花了三个月,期间,他记录下大量的笔记,整理出许多资料。然而,等他回到莫斯科,将手稿整理成书,却花了整整三年级,成果就是这本《萨哈林旅行记》。 ...
评分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 萨哈林是俄罗斯流放苦役犯的小岛,黑龙江之北,靠海,寒冷、潮湿、四面环水。苦役犯在岛上生活艰苦。他们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镣铐生活,但是,分量不足质量低劣的食物、阴冷潮湿不见阳光的气候、贫瘠荒凉不宜耕作的土地、骄奢淫逸愚昧贪腐的官员,使得这些苦...
评分 评分六年前,我毕业参加工作,在摆脱学习考试的同时,也感觉自己永远失去了读书的借口。上班的人天天抱着书啃是不合时宜的,除了学生之外,人们总是将读书研究与某一职业,以及这一职业相关的薪水相连。我没有信心去自称研究什么,连研究自己也不敢。因为确乎没有一个机构会给我的...
评分萨哈林旅行记是本不合理的书,因为扉页上这样写道: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径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所以,读之前我自然的期待着这位文学工匠用他绝妙的文笔去为我展示那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的凄苦,荒凉,告诉我那些令人...
契诃夫
评分读到一半,其中记实性叙述占80%,书是好书,即使长于写小说的安东可能从不曾涉足写实类文学,即使他描写的事苦寒得堪比人间地狱的萨哈林岛,但作家的文笔还是那个文笔,读来流放犯的苦难中夹杂着萨哈林自然风光的美妙,沉重的笔触里偶尔也露出契诃夫式的看似平凡些许夸张但却鞭辟入里的揶揄。
评分读到一半,其中记实性叙述占80%,书是好书,即使长于写小说的安东可能从不曾涉足写实类文学,即使他描写的事苦寒得堪比人间地狱的萨哈林岛,但作家的文笔还是那个文笔,读来流放犯的苦难中夹杂着萨哈林自然风光的美妙,沉重的笔触里偶尔也露出契诃夫式的看似平凡些许夸张但却鞭辟入里的揶揄。
评分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是《萨哈林旅行记》的主旨。人活在此间,总归是需要那么一个答案的。 1890.7.11-10.13,作者 一个人做 移民、殖民全忙为的统计、分析、回顾、总结,非常了不起
评分契诃夫作为记者最伟大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