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包括《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两种,都是作者“文献文学”的作品,前一部以阿富汗战争中俄罗斯一方的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为主,基本没有作者的描述;后一部则以谈话录的形式,记下了作者走访三年的成果。
空余时间我在一家博物馆的陶瓷馆做志愿讲解员,讲完东汉,便进入三国,这个时代少有好看的瓷器,作为一个过渡,我会说“三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发展停滞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人口锐减,仅仅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这...
评分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等,报告文学又称纪实文学,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淡忘的文学分支 并不是诺奖没人,是诺奖需要真实性,你们对战争一无所知,这本书就来告诉你,什么是战争 参加过战争的人,他们永远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活着,战争就是杀人,就是要他们摒弃原有的...
评分我在看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后决定再也不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不是不好,是太难承受。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
评分每次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都像一场自虐,主题过于沉重:战争、死亡、巨大的人类灾难;情感过于悲怆:爱情的破碎、亲情的失落、对国家的失望;矛盾过于复杂:服从与反抗、真实与虚假、正义与非正义……看她的书常常饱含热泪,内心纠结、气愤、无奈、疲惫、灰暗、悲凉、...
看不下去
评分同一個事件,阿列克謝耶維奇書中往往與意識形態鮮明的教科書上所描述的大相徑庭,這本《鋅皮娃娃兵》裡面的阿富汗戰爭便是如此,4顆星
评分分为两本书——《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的记事)》,按照作者阿列克西耶维奇的话来说,两本书都属于“文献文学”。 阅读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经历心灵和身体双重痛苦的艰难的过程。 阿富汗那些呼啸的子弹仿佛直接打在了我的胳膊上、腿上、肚子上、胸口上甚至是太阳穴上,我因此变得血肉模糊、残缺不全,也因此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想到了死亡。 切尔诺贝利那“黑色的往事”也仿佛明天就要发生在我的身边,那些看不见也闻不着的铯、钚、镉、铍等放射性核素就将要沉降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污染我吃的水果、蔬菜和我喝的水和牛奶。我像是得了麻风病或者鼠疫的病人一样,被周围的人鄙视和驱赶。那种感觉带给我的折磨甚至超过了死亡。 所以有的时候,单纯的记录反而拥有更为强大的感染力。 于库尔勒,10:37
评分翻译有些许瑕疵
评分血肉模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