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超,生於香港,早年肄業於法國貝桑鬆藝術學院及巴黎第一大學。20世紀90年代迴港,從事藝術及設計教育,曾執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及沙田工業學院。目前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客席講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設計係兼任導師,教授東西方藝術、設計與文化理論分析。 香港設計聯盟(MODA)會員,為該會與香港生産力促進局閤辦之全方位設計課程籌委成員。
建築藝術不應該是建築學者、建築曆史傢、甚至建築專業者的專利品。所謂建築設計(architecture)亦不應該像以往的觀念,即隻有“具有特殊意義的空間或結構”方可視為建築設計,其他就隻是“房子”不值一談。“特殊”的含義,可解作“最高級”、“非一般”或“不尋常”的物料和技術應用。<br> 《不隻中國木建築》提醒大傢毋須在房屋和建築設計之間畫齣一條界綫,因為最基本的房捨也會包含建築藝術的精神和意義;“最高級的”建築文化,也可以具有“平易”、閑適“的情調。 作者曾在法國接受教育,在香港院校執教東西方藝術設計多年,這一次利用瞭五年的課餘時間,用帶著感性的筆觸,就一般被視為艱澀的傳統建築,寫下16篇平易雋永的文章。本書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去接觸中國文化,可讀性很高。
上周六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看到了梁老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12开精装81年一版一印。书商索价150元,觉得太贵,没有买。第二天到地坛书市,买到了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秉烛夜读,大快朵颐。 木材对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太重要了,赵先生所言,“木”这个字代表着覆盖...
評分看完梁老的《中国建筑史》再看这本简直感觉解脱了啊,我是颠倒了阅读顺序。本书作为古建筑科普性读物,零基础也可以看,尤其图解很用心,通俗易懂。只是后半本作者感慨有点多,感觉没有前半本内容饱满。如果对材料工艺的介绍能更丰富点就完美了。
評分上周六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看到了梁老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12开精装81年一版一印。书商索价150元,觉得太贵,没有买。第二天到地坛书市,买到了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秉烛夜读,大快朵颐。 木材对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太重要了,赵先生所言,“木”这个字代表着覆盖...
評分应该说,我们对于本土的东西都是有感情的,抛却一些愤青的因素,都是如此的,那么对于中国建筑史,抛却学习的抵触情绪,我们应该对此报以足够的热爱。 只是,由于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让我们看待这种文化往往是生硬没有感情的,那么这本书,却恰恰融入了感情在写...
評分有些部分太過牽強,有點故意誇張的錶演中國的木構,不夠客觀。
评分深入淺齣。
评分很文藝的教材,隻是過於浪漫瞭,吃不消
评分輕鬆易讀 考據嚴謹
评分輕鬆易讀 考據嚴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