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2)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胎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创作的《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Recorded Live - One Cassette
Huxley narrates this 1956 radio dramatization of an excerpt from his best-known book, "Brave New World", with an original score composed and conducted by Bernard Herrmann.
Note: The inherent difficulities of live recordings and the age of some of the recordings can cause variations in the sound quality.
ALDOUS HUXLEY (1894-1963 British-born novelist, poet, essayist, philosopher and mystic, Huxley was fascinated by the wilder margins of psychology, medicine, the occult, drugs and religion. He was a man of exceptional vision and foresight, and his breadth of learning was astounding. He wrote over 50 books, including such classics as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Island", and "Brave New World".
"Huxley was a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one, standing for all we most need in a fragmented world where each of us carries a distorting splinter out of some great, shattered, universal mirror. He made it his mission to restore these fragments" - Yehudi Menuhin
美妙新世界,初读后的震撼没有1984大,但是后劲确是大的可怕。看了几篇书评,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厌恶这个世界是因为它没有自由,人们被幸福,也有人认为这种人人各司其职被幸福的状态很好。 首先什么是自由呢,如何判定被幸福就是不对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了,我没有那么高的学...
评分美妙新世界,初读后的震撼没有1984大,但是后劲确是大的可怕。看了几篇书评,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厌恶这个世界是因为它没有自由,人们被幸福,也有人认为这种人人各司其职被幸福的状态很好。 首先什么是自由呢,如何判定被幸福就是不对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了,我没有那么高的学...
评分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 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整天打英雄联盟,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我们的课程中有很多这样不得不去学习的课程,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分一直没有看到过这本书的中文版,也许是托了去年那本《娱乐至死》的福,重庆出版社在新近推出的一套名为经典重现的丛书中,收录了这本书的中译本。这套丛书还收录了一些在西方读者心目中地位甚高,但编者认为被中国读者忽略的文学作品,比如已出的《秘密花园》和《华氏451》,...
评分“你想要的我都给你,得不到的你永远都不想要。” 在未来的完美世界里,这就是最终的生存哲学。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被缩短为零:要么实现理想,要么从根本上扼杀欲望。如果这一切都是可行的,终极幸福炙手可得。没有失望,没有妄想,人成为社会机器中能可靠预测的元素,祥和、完...
brave, bravo, brav
评分和1984不同。1984寫的是在極權統治之下的有意識的反抗;而赫胥黎的勇敢新世界,則是一個連反抗意識都沒有了的美好世界:一切皆大同,一切皆美好,無需革命,無需反思。或許這才是對今日最貼切的預言:娛樂至死,消費至死。。。
评分brave, bravo, brav
评分和1984不同。1984寫的是在極權統治之下的有意識的反抗;而赫胥黎的勇敢新世界,則是一個連反抗意識都沒有了的美好世界:一切皆大同,一切皆美好,無需革命,無需反思。或許這才是對今日最貼切的預言:娛樂至死,消費至死。。。
评分第一次读英文,为写论文。 读的反反复复,情绪思想也反反复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