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画》的到来仿佛预示了这是个格外安定自足的周末。 6月份的安妮,终於在这个9月来到我这里。 封面比网上看到的浅淡,黑白底色,喜欢的淡黄色文字。“好好读书”。 纯良。看完这篇专访之后,闪现的词。 尤其在“书架”那个栏里,编辑把同样的问题给安妮和徐静蕾。 至少我看了之后,能明显感到两人的不同。 原谅我的偏爱,如果没有这次的对比,我或许还对“那年文惠”抱有喜爱之心,至少是欣赏。 但,也许就是和安妮放在了一起,我开始摒弃对徐静蕾的喜爱,而更加深了对安妮的珍爱和信仰。 从她们各自的眼神和姿态里,就看出了不同,也是第一次...
评分就像我会抱怨成都的咖啡馆没意思都差不多一样,我也会抱怨大多数的杂志做的无聊而局限。每个星期我都会抽大量的时候盘旋于报摊儿,收集一些杂志来看,无论是周刊、财经的还是家居、文艺的,各种都会看一下。 作为媒体,引导潮流导向,公示于公众信息的媒体,杂志应该在自己的领域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敷衍了事不思进取,还是原地踏步重蹈覆辙,我相信是应该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就像是每个小咖啡馆儿都会摆旧桌椅板凳装修预算在三万左右一样,很多杂志在不停的重复选题、无聊操作,敷衍了事,仿佛只要赶紧把东西做完就下班吃饭的感觉般完成每期的选题。 ...
评分关于城画,我承认最初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琼屑谈中安妮宝贝的文字。大抵是因为对一位作家小心翼翼的膜拜,于是,对那些烙印在暗黄纸张上的铅字便显得格外珍惜。然后,购买城画便成了一种极不自觉的习惯,逢期必买。那个时候,对于刚刚到手还没有拆开包装纸的杂志来说,什么时候去阅读她已经不再重要了,哪怕买来后随手就扔在了书架上,也会觉得倍感安心。 这样一本杂志,只适合在云淡风轻的午后随心的翻阅。她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却可以再潜移默化中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甚至是你的价值观。不置可否,一本好的杂志,她是内敛的,不需要花哨的...
评分喜欢何达铭画的封面插画。喜欢简单随意的涂鸦,所以看到水泥地上盛开的花,不由得赞叹这个新奇事物想法。当然我喜欢米力部屋墙上的手绘画,一树植物一只守望的鸟,一只猫一杯咖啡。我初中时就梦想我以后的屋子要有一堆秋千,卧室的墙上缀满星星和月亮,客厅的墙上画上无边的草地,就是这样简单。 梁文道的讲座极为共鸣,可是只有他要求的速度,读书的质量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计划看《沉思录》,听听PK14的音乐,看《狂人皮埃罗》和《不可忽视的真相》。 我 喜欢有自己梦想有喜爱的工作有坚定的态度有平和心境的人。 看到那棵3200岁的老茶树...
评分今天英语课着实无聊,头埋在桌底下看一月15日的《城市画报》。这一期的专题是“荒岛图书馆2”,作为对之前“荒岛图书馆”的补充。主编说“2”可以代表第二次做图书专题,也可以代表2次方,以示我们的阅读番量增长。 喜欢这样的专题,当你发现和某个名人有同样的恋书癖时,也会暗自愉悦吧。知识和信息爆炸的今天,纸质的媒介与网络相比,像一个年华老去但风韵犹存的妇人,当人们被光鲜亮丽的妙龄女郎耀晕了眼,捧起书本,淡淡的书香袭来,往日的情愫浮上心头,终于使我们不忍遗弃。 这期对名人的专访对于小众文化的饕客实在很丰厚。开篇是对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