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了。看萌芽。混萌芽。 是我所有青春和爱情的纪念。 有相爱的人在萌芽出现。又从萌芽离开。 青春也是一样的匆匆离去。 现在已经很少看了。却还是习惯买上一本。 很多人因为我也有了这个习惯。
评分看到标签“曾经看的”“曾经如同空气一样离不开”,原来都是“曾经”啊。 以前听说有上大学的看萌芽自愧曰“是不是有点幼稚”,我还不以为然以为不论何时自己都一直会喜欢它。可是高中没结束就看不太下去了,倒是常常从里面找找谁提到了什么歌或什么书,又总是先翻看目录找找熟悉的名字,然后再仔细看看刊中刊。 即便是不想看还是买了很多,整新的摞在箱子里,买习惯了真不想放弃,还是让朋友监督着才停了下来。当时以为自己是没时间看 等什么什么时候就有时间好好看一看了,非矣,非矣。 想来这是我唯一喜欢过的一本有关“文学”的杂志,影响也不小哇。
评分我从初中开始看的 直到现在还在看 大2了 可是我好象没怎么觉得自己老了 是不是……莫非是我脸皮太厚了? 还是我童心未泯?
评分那时我们听说《萌芽》时,将金灿灿的光环价值其身且仰视,《萌芽》引领了80后的文化流行趋势。 这是个才子迭出的时期,亦是个混乱、迷惘的时期。从韩寒到郭敬明,从张悦然到蒋方舟,等等,他们跳出了那见鬼的作文模式,抒发着自己那或细腻或豪放的情怀,他们是大家的偶像,乃至精神家园。那时的我,喜欢韩寒在那里嬉笑怒骂地抨击中国教育制度,喜欢郭敬明那小小的莫名的悲哀。自己也曾算是个文学小愤青呢,悲哀的是现在的文字完全看不出先前的影子。不知什么时候,被生活磨砺的中庸了,属于改变不了环境只好改变自己的态度那类可怜虫了。正如《...
评分宋静茹,周嘉宁,苏德,张怡微,刘莉娜 刘嘉俊,陈佳勇,夜X,小饭。 哦,还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 我可以说的出的有关这些的名字还有长长一串。你瞧,我没有想过要去背诵的,但都记住了。 刘莉娜的《曲终人散》和《阿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我写东西的笔触和风格影响极大的。看阿安的时候,读她实习的故事的时候,我在初中住在五楼的阳台上读,我在新家大大的床上趴着看,后来,我站在明德楼明亮的台阶上又读。趴在教室的桌子上,看着,却又忍不住想哭的感觉了。去年临开学阿臧说北大要求新生写篇文章,我说你写生活啊。阿臧问生活怎么写才好。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