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开始买的大软。电脑报、计算机应用文摘、电脑爱好者什么的是早就不买了。但买大软渐渐成了习惯。大软最大的特色是让读者会有一种融入感。虽然人远在上海,但感觉大软编辑部就在眼前,自己也和大软一起成长~ 现在是只看看大软后半部分的游戏内容了,或许明年就不买了吧。但大软绝对是本忘不了的杂志。
评分2000年开始买的大软。电脑报、计算机应用文摘、电脑爱好者什么的是早就不买了。但买大软渐渐成了习惯。大软最大的特色是让读者会有一种融入感。虽然人远在上海,但感觉大软编辑部就在眼前,自己也和大软一起成长~ 现在是只看看大软后半部分的游戏内容了,或许明年就不买了吧。但大软绝对是本忘不了的杂志。
评分2000年开始买的大软。电脑报、计算机应用文摘、电脑爱好者什么的是早就不买了。但买大软渐渐成了习惯。大软最大的特色是让读者会有一种融入感。虽然人远在上海,但感觉大软编辑部就在眼前,自己也和大软一起成长~ 现在是只看看大软后半部分的游戏内容了,或许明年就不买了吧。但大软绝对是本忘不了的杂志。
评分哎…看到5元的定价,我笑了,那每月中刊呢?我替豆瓣蛋疼一下。 路过的老大软迷看看我链接的ID吧,02年年末的某期杂志专门有一个大评测介绍ATI 9700显卡,乖~划时代的卡片啊!把NV的Ti直接压死…那个时候感到,大软无比牛逼,无比专业。但比较产生差距,我喜欢硬件,大软毕竟是大众软件,只有移步《微型计算机》…看大软也快7年了,越往后,买的越断续,对于软件,能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而且大软推荐的宝贝,也难得去触碰… 岁月啊…打磨了对一样事物的热情,大软的游戏部分即是如此,原先没网上,看“攻城略地”和“锋利的盾”high得不得了,天天YY...
评分作为一名“大软”的读者,我可以说也算是接触过大软的相关编辑的。当然这些接触并不是为了探讨大软杂志,只是一些很平常的网友之间的正常接触。作为一个对电脑和电脑游戏不算很了解的半个小白读者来说,大软这本杂志可看的东西并不算太多。错别字率很高一直是大软的诟病之一,其次是在某些选题的策划和操作上,有时似乎并不能很好的表现出选题内容应有的那种情境感。这情境感比较虚,也不算是大软的硬伤,这和杂志编辑及撰写内容的作者有一定关系。相比较来说,似乎大软的“中刊”我比较爱看。也可能是我看得少,我觉得大软对电子竞技关注度一般。所谓瘦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